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来源:县扶贫办发布时间:2018-01-03 09:41浏览次数:1
将此文分享到:

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今年来,岳阳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减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明确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农业、金融、扶贫等部门联动,组织100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结对帮扶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10000名贫困对象发展特色种养。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434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921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多元化、全覆盖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一、龙头企业带动,破解发展难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户“怎么脱”、帮扶干部“怎么扶”是最大的难题。实施“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有效地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等带动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份分红、订单包销等形式与贫困户对接,使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上“三不愁”:不愁资金、不愁项目、不愁销路,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菁华果业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帮扶筻口镇500名贫困人口,预计人平每年将增收600-1000元,大塘村集体收入每年达4万元以上。同时无偿提供苗木、技术服务,帮助108户贫困户发展黄桃、猕猴桃种植110余亩。中洲乡北垸村注册成立了正天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60万元,在贫困村流转土地1100余亩,进行“稻虾共作”,贫困户每亩每年可拿到660元的租金,种植水稻还不受影响,务工按100-150元/天结算。目前,中洲乡有113户贫困户参与合作,户均年增收6600元,安置贫困户劳动力2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1.5万元。通过积极引导,全县已有近百家民营企业参与驻村帮扶、结对帮扶。除上述菁华果业、正天稻虾外,全民鸽业、罗内土鸡、丰瑞农机、拥军面业等企业纷纷助力精准扶贫,带动近8000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成为我县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二、奖补政策联动,树立发展信心

为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县还配套出台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等奖补政策,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奖补措施。毛田镇珠港村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自愿发展种养产业的贫困户,根据产业规模可获得50%的补助资金,年终按协议内容经镇、村验收后,还可获1000-3000元奖励资金。另外,凡通过务工有固定月收入的贫困户,均按月工资的10%实行奖补。奖补方案出台后,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发展红薯、香菇、水果、冬枣、稻虾等特色种养3.1万余亩,带动3250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可年增收4870元。

三、“互联网+”推动,引领发展潮流

为了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贫困户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还借力网络销售平台,让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出“深闺”。新墙的葡萄、筻口的黄桃、步仙的香菇、柏祥的栀子花、月田、毛田镇的红薯等农产品,成为淘宝网上的“新贵”。新墙镇清水村贫困户郭献龙发展葡萄种植生产,去年的葡萄一是找熟人、找朋友销,二是在公路边摆摊设点,销售困难而且价格不高。今年,他的葡萄通过村部对接的网络销售平台在网上销售,足不出户就能拿到销售订单,接到村委会的电话通知,朱大水在自家葡萄园里采摘葡萄送到村部,村干部帮忙打包,将葡萄通过农村淘宝便民服务中心物流园送往县城,隔天就可以在村部收到货款。我县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通过各类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岳阳县实施“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正是创新湖南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让能人带着贫困户发展产业,真正让贫困户身子动起来、脑子活起来,成为产业发展、产业致富的主要力量。(文/刘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