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戏
来源:岳阳县人民政府网   2015-08-03
浏览量:1 | | | |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都出自巴陵和湘阴而得名。又因它的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是岳阳(旧岳州府),民间称为岳州班。1952年始定名为“巴陵戏”。它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曾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华容,湖北的通城、监利,江西的修水、铜鼓等地。清代中叶就曾到武汉、南昌、沙市、宜昌等城市演出。清末民初,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有盛名。

巴陵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岳阳古称巴陵。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岳阳便有了用“楚语演唱种种伤心事”的戏曲表演形式。另据巴陵戏历代艺人传说,明代末年,岳阳曾有洪胜班,该班生角大王洪玉良便是巴陵戏的始祖。

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昆腔也给巴陵戏的形成和发展以重大影响。至今巴陵戏还存有纯用昆腔演唱的传统剧目《天官赐福》、《打三星》等,而且有大量的昆曲曲牌用于舞台演出。

清代乾隆年间,不少地方戏随着商业活动流布,开始了互相的影响。这种剧种的交流,使得巴陵戏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形成发展起来。巴陵戏的弹腔,分南、北路,便是受徽调和襄阳腔的影响而形成。随后,伴随着剧目、表演艺术的益丰富, 巴陵戏逐渐形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巴陵戏在清代末叶出现了兴盛的景况。不少清代的演义小说中,都有岳州戏(巴陵戏)演出盛况的描写。当时著名的专业科班和班社有“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从业人员达800余人,活动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诸县城乡。业余的科班、班社,遍及城乡;茶楼酒肆,围鼓演唱不绝。活跃于湘北城乡的皮影戏、木偶戏也多用巴陵戏演唱。城乡的祠堂庙宇竞相修建戏台。当时的岳阳城乡有戏台近40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巴陵戏与省内的其他的戏曲剧种的相互借鉴和交融也比较多。巴陵戏艺人与湘剧艺人经常往来,经常同庙演唱,各演半,并分居庙内东西科楼。两个剧种的艺人相互插班学艺。在相互的交往中,取长补短,使巴陵戏的艺术表演形式渐成熟。

巴陵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20余个。大多取材自历史演义和话本, 部分剧目从元明杂剧、传奇演变而来。习惯上分为整本、半本、折子、小戏四类,以半本戏居多。这些剧目,如果按声腔来分,则有昆腔戏3个,南路戏88个,北路戏31个,南北混唱的戏76个,小调戏16个,安庆调戏4个,七句半戏5个。近几十年中,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挖掘、展览演出, 抢救了一批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剧目《打严嵩》、《九子鞭》、《打差算粮》、《三审刺客》等30多个,其中一些剧目获得湖南省戏剧会演剧本一等奖和挖掘奖。1959年创作的大型历史剧《何腾蛟》,参加湖南省戏剧会演获奖并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巴陵戏的音乐,分声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巴陵戏中的昆腔分为“套曲”、“正、青合套”和“散牌子”三类。昆腔剧目仅剩三个,多数曲牌已逐渐成为唢呐吹奏曲牌。弹腔分为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叫“反南路”与“反北路”。同时还有一种特殊唱腔形式:“西二簧”,即唱腔是南路,胡琴把位用北路指法,其过门能巧妙地将南北路融合一体, 也就是南唱北拉,因而风味特别。弹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杂腔小调则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多见于丑角和跷子戏中。

巴陵戏的伴奏音乐包括唢呐牌子、丝弦牌子和锣鼓经等。弹腔的伴奏,习惯称为“九根弦”,即胡琴、月琴和小三弦,还有唢呐、笛子、长杆子。月琴有“满天飞”的伴奏特技。过场曲牌分唢呐和丝弦两种牌子,多无唱词,为配合剧情和人物感情而用。打击乐的乐器有:板鼓、课子、堂鼓、大锣、小钞、云锣、马锣等。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成为将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组成一体的纽带。

巴陵戏的表演艺术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表演程式,形成了既粗犷朴实,又细腻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演员要求唱、做、念、打全面发展,表演上有“内八功”、“外八功”等技巧。“内八功”是演员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8种基本技巧,既喜、怒、哀、乐、悲、愁、恨、惊。表演上特别讲究眼功的运用,经常使用的眼法有正、斜、怒、哀、呆、痴、冷、倦、睡、瞎、病、贼、妒、媚、色、疯、醉、死眼等。所谓的“外八功”, 泛指手、腿、身、颈及胡子、翅子、翎子、扇子、散发,罗帽、鸾带、水袖等的运用。

在巴陵戏的武打戏中, 历代艺人采用和创造了不少绝技,如轻功、软杠、抛叉、抛椅、钻刀圈、钻火圈、翻桌、叠罗汉、顺风旗等。这些武打艺术与民间武术、杂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巴陵戏的行当分生、旦、净三大行。生行有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旦行有老旦、正旦、闺门、跷子、二小姐;净行有大花脸、二净、二目头、三花脸、四七郎。大部分行当,需要文武不挡,唱做兼工。

巴陵戏的道白除常用的韵白、戏白之外,也有京、苏、川、淮、晋、沔阳、通城等方言白口,用以表现某些人物不同的地域、身份和性格。巴陵戏的舞台美术,包括脸谱、服饰、砌末等。常用脸谱近百个,专用脸谱40多个,脸谱用色丰富,不仅表示人物的肤色,而且揭示其品格个性。

巴陵戏的班社组织分为江湖班、官班、案堂班、六人班及围鼓串堂五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巴陵戏获得了新的发展。流离失所的艺人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政府的支持下,艺人们组成了专业剧团,先后举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传统艺术挖掘、展览演出和巴陵戏教学活动,老艺人竞相传艺,新学员虚心学习,巴陵戏的艺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一些新编历史剧、改编传统和新创作的现代戏在各级戏剧会演中获奖。

巴陵戏现存传统剧目三百七十多出,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崔子弑齐》、《打差算粮》、《张飞滚鼓》、《三审刺客》等。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习俗中承载着大量与岳阳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型、发展的宝贵资料。民国中后期,巴陵戏开始走向衰落,1949年以后经过抢救得到复兴。现在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湖南仅存岳阳市一个巴陵戏专业剧团,急需得到救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