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峰带队视察荣家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
3月19日,周峰深入长湖乡督导“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省人大系统“开春第一班”——湖南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吹响了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是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总纲,也是基层人大履职尽责的行动指南。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将其作为全县人大工作的“重头戏”,以“四向发力”为总抓手,精心组织、见行见效,切实把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抓在手里、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一、深学细悟把方向,在强化政治引领上树标杆
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党组领学、机关研学、代表践学”三学体系,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落实“三会三文”要求有机贯通。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会、全县人大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基层宣讲活动等,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三会三文”精神,进行交流研讨;创新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构建“一月一法”人大讲堂、“第一议题+专题研讨+实践转化”学习机制,将服务助力旅发大会等工作有序推进纳入“专题研讨”重要内容,切实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其中,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宣讲7次,将“三会三文”精神融入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实践场景,覆盖基层代表600余人次,确保“三会三文”规定要求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在奋力开创“七个岳阳”新局面、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中不断锤炼政治三力。
二、鉴往知来抓机遇,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显作为
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进一步构建“三位协同”履职体系。深化片区协同:将15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大履职片区,通过联合监督、协同调研,实现基层治理难题共解。优化站点协同:创新“联络站+”工作模式,例如荣家湾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探索“人大代表+人民调解”模式,引领代表融入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柏祥镇探索“人大代表+和顺堂”模式,干部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话家常、话民生、话发展,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落到了实处;还有新开镇创新开展“1+6+X”工作机制,商粮系统以代表联络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各级代表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动基层议事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强化全员协同:以新修订的《代表法》为依托,聚焦“代表示范引领、代表专业小组活动、代表建议办理”三个关键,持续深化“六员六结合”代表主题活动,组建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等专业代表小组,探索建立“代表专业特长库+群众需求清单”对接机制,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具“底气”。
三、锻长补短提质效,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强担当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县人大常委会忠诚履职,奋发有为。高效行使“议与决”“督与促”“任与免”职能。作为八大民生实事的第一件,岳阳南站的正式开通打破了岳阳县20年“有铁路无客运”的历史、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赞扬和好评,且2024年的八件民生实事也都高标准完成;并围绕港区、园区、产业链发展形成的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创新开展的“3456特色工作”皆得到了省市人大的重点推介。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针对财政预算、民生实事、生态环境等领域,制定乡镇街道季度监督清单;综合运用 “调研 + 视察 + 暗访”组合拳,邀请代表参与执法检查、询问质询,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满意度测评”全链条闭环机制,确保监督“长牙带电”;深入开展法制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纵深推进“法治护安”“法治护绿”“法治护企”,对《安全生产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开展执法检查,助力经济发展走得更稳、人民群众过得更安、碧水青山守得更美,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固本培元塑形象,在深化“四个机关”建设上求突破
自觉对标“四个机关”建设定位要求,全面加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高水平机关建设三年行动”“讲政治、优作风、树形象”等多项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代表服务发展、汇集民意、推动落实的能力,不断探索基层人大依法高效履职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奋力推进岳阳县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将始终以“三会三文”精神为指引,以“四向发力”为路径,奋力开创全县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岳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