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乡村振兴馆:带动产销“双向奔赴” 跑出振兴“加速度”
来源:乡村振兴局   2024-01-24 11:17
浏览量:1 | | | |

  年关将近,岳阳县乡村振兴馆内,来自张谷英镇的蜂农钟晒良又来送货了——麻塘镇一企业老板订货20份手工蜂蜜。虽是寒冬,但钟晒良的脸上晒满了幸福:“搭帮乡村振兴馆,让我们本地蜂农销货又多了一个渠道。”

  岳阳县乡村振兴馆位于县城长丰北路与东方西路交界处,由县供销合作联社独立注资开设,于2023年8月正式开馆运营。仅几个月时间,农副产品销售额达近400万元,帮扶湘西保靖县农产品销售240余万元。

  “明星”荟萃300余款农副产品入驻

  走进岳阳县乡村振兴馆,暖色调的灯光铺下来,令人倍感温馨。细细观看,乡村振兴馆里,基本都是农副产品。既有洞庭春茶、岳阳王鸽、“铁山源”粉条等极具县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明星”,也有剁辣椒、腊肉等纯手工制作农副产品。

  “岳阳县乡村振兴馆有三百余平方米,目前共有300多种农副产品入驻,大部分都是岳阳县本土的特产。还有一部分是帮扶湘西保靖县的农副产品。”岳阳县供销社副主任刘华说,2023年7月,岳阳县成立工作专班,兴建乡村振兴馆,统筹全县消费帮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推动农产品向商品升级,助推产业兴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地农副产品如此之多,这与岳阳县农业大县的地位分不开。

  近年来,岳阳县共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荣誉80多个,省级118个。岳阳县还先后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农业的“金字招牌”可谓一块接着一块。当前,岳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1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11家、市级29家。

  除了现有成熟的农产品品牌,岳阳县供销社工作人员还下到各个镇,向当地了解镇村两级手工农产品,考察品质,让乡村振兴馆既有“老字号”产品,又有“土”味十足的帮扶农产品,做到既助力本土企业,又帮扶本土村民。

  双向奔赴 联农带农跑出“加速度”

  前段时间,岳阳市举行的“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现场推介会在岳阳县举行。不难发现,会场入口处,精心摆满了岳阳县的特色农副产品。

  其中,就有岳阳县颖水薯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手工制作红薯片。入口,甘甜而又有嚼劲。不少乡友感叹,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当时摆放的农副产品基本都是县乡村振兴馆着力推荐的,不只是门店销售,乡村振兴馆还带着我们的农产品走向各大展销会、推介会,让农产品销路更广、品牌更响。”“颖水薯业”负责人陈颜说。

  陈颜出生于1988年,受父辈影响,有深厚的农业情怀,曾种过金银花、冬枣、桔子树,但均不见起色。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流转土地种植红薯6000余亩,终有小成,并带动全县2200多户农民每年户均增收3300余元。陈颜说:“政府一直在帮我们农业企业纾难解困,为我们的发展精准发力,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得更好,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

  除线下销售,岳阳县乡村振兴馆还打造“巴陵农情”线上销售模式,并跟岳阳市供销社对接,将岳阳县的洞庭春茶、拥军面业、竹娃食品等系列产品推上省乡村振兴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群众“购”与“销”的通道,解决“卖”与“买”的难题,带动产销“双向奔赴”。

  多维服务 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近日,走进岳阳县筻口镇游港村,腊肉的香味飘荡在空气里,令人垂涎三分。太阳底下,挂在细绳上的腊肉,黑黝黝却油光发亮,像村子里历经沧桑的人们,质朴而随和。

  “不只是自己吃,我们的腊肉还送到我们村的加工厂,然后部分送到县乡村振兴馆卖,销量很不错呢。”游港村会计易元军爽朗地笑道,“腊肉、剁辣椒都是游港村集体经济,以前我们在朋友圈卖,现在有了县乡村振兴馆这个平台,我们又多了一条展示和销售渠道。”

  目前,全县共有12家村集体组织入驻岳阳县乡村振兴馆。

  单靠支持平台还不够,作为岳阳县乡村振兴馆的管理单位,岳阳县供销社还组织“乡村网络营销技能培训”、推荐农民参加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种养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助推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馆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岳阳县供销合作联社、监事会主任胡华盛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了解全县农产品情况,并多向批发市场了解行情,对接商户,增加农产品销量。同时,将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引进或培育相关市场主体,延长农副产品生产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