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古戏台,醒了(解码·城乡文化设施利用)
来源:人民网   2019-02-13
浏览量:1 | | | |

  图为桂阳县莲塘镇锦湖村的村民在公祠戏台看戏曲表演。肖井东摄

  图为桂阳县莲塘镇锦湖村的村民在公祠戏台看戏曲表演。肖井东摄

  核心阅读

  老百姓喜爱戏曲,村子里却缺舞台、少活动,这曾是“戏窝子”湖南桂阳县面临的烦恼。2014年以来,县里的300多座明清古戏台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其中100余座承担起乡村小舞台的功能,重新投入使用,成了农村文化设施的有效补充。村戏班子又唱起来了,剧团下乡更便利了,古戏台上重新响起的乐声,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文化资源,更聚拢了村民的心。

  大年三十,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庙下古村的戏台上,琴声传,鼓点响,65岁的雷飞朋嗓子一开,将山村带进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中。二三十位村民和他一起,在台上唱湘剧、贺新春,好不热闹。乐音未断,正月初三,村里举行青年联欢,从四面八方赶来的2000多名观众,将戏台所在的祠堂塞了个满满当当,唱歌、跳舞、演小品,不亦乐乎。“修缮的老戏台,成了大家的文化活动中心。”村支书雷知刚说。演湘剧、唱湘昆、看花灯、听讲习,现在已成了节庆日和农闲时,当地村民最乐于参加的活动。

  如今,类似的情景在桂阳越来越常见。自2014年以来,县里的300多座明清古戏台普遍得到修复,其中100余座承担起乡村小舞台的功能,重新投入使用。建在村落中心,聚拢家家户户,恢复热闹的古戏台成了老百姓饱览文化的窗口,展现生活的舞台。

  “戏窝子”里缺设施,众多古戏台派上了用场

  “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九龙楼;铁匠难打铁狮子,石匠难凿石绣球……”一首《劝世新歌》唱开,60岁的阳山村廖家湾村民何爱菊满脸笑容。

  作为村里文艺小队的带头人,何爱菊身边有一群村民,个个都是老文艺骨干。说“老”,可一点儿也不夸张,这个18人的小团队里,年纪最小的45岁,最大的73岁,59岁的二胡琴师何善贵,在小队里都算得上“年轻”成员。

  距广东省不远的桂阳多是山地丘陵,人均耕地面积小,青壮劳力大多去了珠三角。平时,留守各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特别少。但这样的人口结构,不妨碍当地保持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昆剧、湘剧、祁剧、花灯小调,在这里长期流行。被称为“戏窝子”的桂阳,不管年龄几何,吹拉弹唱,许多人都能露一手。

  “好个廖家湾,三年两届‘夺夺班’(当地一个木偶剧种),台子搭在禾场上,看戏人站在山垚上。”村民何柏松随口哼唱的这首民谣,道出了当地老百姓对戏曲的喜爱,也反映出村级文化设施不足的境况。年轻人不多,少了活力;文化设施不够,少了阵地,因此,阳山村的文化活动以前开展得并不好。何爱菊的文艺小队成立了十几年,除了2006年参加县里表演,此前大多数时间也处于半解散状态。

  2014年,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桂阳县委宣传部和文体广新局意识到,桂阳数量众多的古戏台不但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文物价值,还贴近老百姓生活,具有实用价值。于是,划拨经费,以奖代补,鼓励各村级单位对古戏台进行修复,作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补充。

  趁此机会,阳山村廖家湾宗祠里的古戏台修复好了,也让村里的文艺小队有了落脚点。“天气好,就在禾场练;天气不好,就上戏台演。”何爱菊拉着队员编排节目,自娱自乐。庙下古村的老戏迷,也靠一座修复的古戏台联系起来。4年前,村戏班子开始在修葺一新的古戏台上开展常态化的演出。忙时下地干活,闲时登台演出,有了身边的舞台,村民们也多了展现自我的诉求。演员、乐师、道具师、化妆师,全都是村里人。81岁的雷嗣平演不了角了,还坚持给剧团写剧本。

  省下搭建舞台的开支,大小剧团下乡更便利

  “搭个好点的舞台起码两万多元,差点的也要四五千。”关于送戏下乡,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谢能姣心里有本经济账,虽然是公益演出,但也需各类开支,其中舞台搭建占大头,剧团和村级财政都承担不起。以往,除了县财政支持的项目,或者村民自筹资金搞的活动,县里剧团很难主动下到村里。

  后来,文化部门给剧团配备了舞台车,开着车进村,往宽敞的空地一摆,车厢就是舞台,解决了部分问题。只是,有的村道路还太窄,舞台车进不去,成了剧团到达不了的“死角”。

  2015年,县湘剧团去泗洲乡下阳村义演,舞台车就被卡在村口。一筹莫展之际,村民跑来说,村里还有座古戏台,不知道能不能用。谢能姣带着演员过去一看,当即决定就在古戏台上演。

  听到老戏台上响起了多年不闻的二胡声,很多村民走出家门瞧个究竟。那天的演出出乎意料地成功,“站在古戏台上,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坐在戏台下看演出的情形。”谢能姣回忆,“观众看得真的很投入。”

  那一年,古戏台修复和保护工作在桂阳县全面铺开,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体广新局、县文化馆承办的“百座戏台千场戏”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实施一年后,进入更成熟的阶段。县里鼓励并扶持各类剧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利用现有古戏台,送更多戏曲文化节目到老百姓身边。

  县湘剧团下乡演出有了不同选择——没戏台的地方用舞台车,有戏台的地方就轻车简装,把道具和演员送到位。2017年,他们下乡表演126场,平均每周入村两三次。

  小剧团受益更多。方元镇燕塘村村民王开任个人投入70多万元,成立小剧团,保护地方非遗花灯小调。没有戏台前,为方便带着剧团走村串户,他置办了3辆车,一辆载简易舞台、一辆载道具、一辆载演员,开销不菲。如今有了古戏台,舞台的运载、拆装开支都省了下来。

  目前,桂阳全县有100余支戏曲团队,每个团队少则十几人,多则80余人。有了修缮一新的古戏台,这些业余戏曲团队立足乡土,自筹资金、自编自导,每年演出场次超过1500场。

  村民盼着剧目更有新意、古戏台再升级

  庙下古村的戏台上,戏剧《穆桂英挂帅》演得正精彩。“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扮演穆桂英的村民曲词纯熟,动静有度。台下几位村民却有些兴致寥寥,“看过好多遍,没新样。”

  剧目形式单一、剧本新意不多,是不少乡村小剧团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此,桂阳县去年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高基层戏曲人才素质,培植优秀戏曲演艺团队,促进农村古戏台的使用效益。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每年复排或移植一到两场大戏,创作2至3个质量较高的小戏,丰富乡村小剧团的演出剧目;县文化馆专干每年下基层指导不少于60天,指导排练节目5到10个;县文体广新局、文化馆每年组织两到三次业余剧团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培训;全县每年举办一次业余剧团汇演。

  如今,县湘剧团下乡演出,“不但欢迎村民在台下看,更鼓励村里的戏班上台演”。“我们演一场,他们演一场;或者合起来演一场,都可以。”谢能姣说,这样的互动能有效回应村民“多来文化‘引路人’”的期待。

  去年3月,桂阳县新风讲习活动走出会议室,走上古戏台,又给村民带来别样体验。前不久,一个讲懒汉脱贫的小品吸引了阳山村廖家湾全组一半的村民来观看。不少村民受到启发,或沿用传统戏曲形式,增加当代内容;或创新表演形式,反映现代生活,为古戏台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戏曲下乡和新风讲习,两个文化品牌,立足一个文化阵地。”桂阳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而随着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古戏台相对简单的声光电配置,慢慢跟不上演出的要求了。“我们的音响、灯光、道具,要是能再改进一些,就好了。”一位村民说。现在,老百姓又有了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