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村口依旧挺拔的“红军树”。向韬 摄
“回到张家界,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无论要走多么远、多么难行的路,我都要去看看那棵挺立在旷野中的大树,那棵在风雨中生长了千百年的古树……”
“父亲,你还记得吗?当你站在这棵大树下的时候,我也快要来到这个世界。你看,我和你们与这片肥沃的土地,这棵死而复生的树,彼此命运相连,难舍难分……”
6月6日,蓝天白云下,长张高速如一条光滑的丝线,连通着张家界东西两个方向。连上蓝牙,汽车音响里,响起主持人深情朗诵的声音。朗诵的是贺捷生怀念父亲贺龙的文章《去看一棵大树》,一字一句敲进心里,让记者鼻子一阵发酸。
这棵树,在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距高速出口仅10分钟车程。当年,贺捷生也是沿着长张高速来到村里,随后写下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
红色,是长在土地里的记忆
这是一棵樟树,当地人称其为“红军树”。1934年底,贺龙、萧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这棵古樟下召开动员大会,并在树下收编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
“不是神不是仙,贺老总的儿童团,要寻我不为难,红军树下来相见……”当年的一首歌谣,至今在村里传唱。
“红军树”树龄超1200年,胸围23米、胸径7.3米,高28米,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同时代。站立其下仰望,苍劲的树干如有力的臂膀,守护着一方水土。
村里老人说,2000年夏季,一场雷击点燃了古樟,乡亲们全力相救也没能阻止火势,导致古樟一半主干碳化,根部空心,不再长叶。不料,两年后,千年樟树神奇复活,皴裂的枯皮上长出了新枝,日渐繁茂。
而今,村民捡来石头,围上栅栏,给“红军树”裹上红布,一有闲暇,便前来瞻仰。在他们眼前,仿佛贺龙、萧克等革命先辈还在树下纵论大势,将士们操练的声音响彻云霄。
在离“红军树”几百米处,是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这是一座典型的土家吊脚楼建筑,平面呈撮箕口状。正屋九开间,五柱四瓜穿斗式木构架,横屋为左右对称的四柱八瓜木构架。屋檐下设大斗,正屋与横屋间设过道,其建筑特点对研究土家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这座有100多年历史、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吊脚楼,面朝澧水,历经沧桑,依旧保存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贺龙、萧克等率领红二、六军团,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地方革命委员会,广泛开展革命运动,并在这里组织了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第一仗——棉花山阻击战。
站在旧址正门,遥望对面的棉花山,村里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将士曾在这里浴血奋斗。当时人口很少的溪口镇,就有700多人加入革命队伍,所以当年村里还有另外一首歌谣:“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干革命不怕杀,一心跟着贺老总,砍头只有碗大个疤。”
幸福,是这方水土结出的果实
樟树村,因古樟而得名。三面环澧水,林木成荫,景色秀丽。
在这里,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写下“两溪交汇拥圣地,三十里长潭绕镇流”的诗篇,著名作家沈从文也写下过“天下风景那儿秀,我爱溪口吊脚楼”的诗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这里拍摄了《遗落在山里的星星》。
新中国成立后,樟树村村民辛勤劳作,生活蒸蒸日上,如今日子越过越幸福。勤劳的村民在“红军树”护佑的这片肥沃土地上,种植了葡萄、金秋梨、西瓜等水果683亩,花季五彩缤纷,收获满嘴甘甜。村党支部书记王林元告诉记者,村里水果都是有机种植,并且严控亩产以保持品质,村里水果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仅仅是游客前来采摘,就让村里水果供不应求。
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有迷人的秀丽风光、诱人的瓜果飘香,樟树村成了乡村旅游的“打卡”天堂。
瞻仰“红军树”、苏维埃政府旧址,聆听感人的红色故事;钻进葡萄架下,看硕果累累,听种植技术讲解;来到澧水河边,观碧水潺潺,赏两岸秀色;到原生态餐厅,品尝村民自种自炒的家常小菜……王林元带着记者,体验了一番“网红村庄”的魅力。
看到樟树村巨大的发展潜力,深圳一家企业主动找到村里,准备投资超1亿元发展乡村旅游拓展项目“樟树营”。如今,投资3000多万的一期项目已建成营业,包括丛林穿越低空网、高空攀岩等项目。
行走在挂在树腰的钢丝网上,向前行走异常艰难却又快意十足。尽管全长只有960米,却走了整整40分钟。一队学生从记者身边走过,欢笑声不停。
“长张高速把长沙、常德等沿线以及本地大量市民带到了村里。每逢周末与旅游旺季,村里来几十百把台车是常态。”王林元说,通过旅游带动,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记者 宁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