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岳阳县人民政府网   2017-01-24 00:00
浏览量:1 | | | |

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新型工业化的机遇时期,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长时期。把握我县发展的阶段特征,坚持战略思维、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动力,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强势推进,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2015-,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86亿元,比2010-增长116.4%,-均增长1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573元,增长79.6%,-均增长12.4%;财政总收入8.15亿元,增长93.8%,-均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4.89亿元,增长99.8%,-均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251.32亿元,增长215.3%,-均增长28.8%,五-累计完成99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92元,增长33.0%,-均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6元,增长71.1%,-均增长11.3%。

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4.1:45.8:30.1调整为18.5:48.3:33.2。工业经济总量壮大。2015-,全县152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40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31.4亿元,分别-均增长12%、8.7%。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全县传统企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多亿元,新上技改项目33个。至“十二五”末,我县工业企业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2件、省名牌产品14个,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产业战略联盟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企业服务成效显著。先后对80多家规模企业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00多个,争取各类工业项目资金30亿多元;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五-来累计为企业融资50多亿元。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分别稳定在130万亩、50万吨以上,连续5-开展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活动,连续4-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土地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70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的19.7万亩增加到24万亩。经济作物面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粮经比稳定在7:3以上。突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至2015-共有各类规模养殖场891户;全国生猪大县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出栏生猪139.55万头;养殖水面10.11万亩,-产水产品5.26万吨。农业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5家,比2010-增加264家。全县农产品新注册商标166个,“洞庭春”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颐神源”鸽肉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洞庭水湘”等9件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罗勇军挂面”等3个产品获评省名牌产品;新墙葡萄、全民家禽、芭蕉扇业、民心蔬菜等4个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湖南杨林鸽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成功申报“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76万千瓦。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15-,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7.1亿元,比2010-增长113.5%,-均增长16.4%。旅游、商贸、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速较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休闲娱乐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地位上升。五-来,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7.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1.7亿元。形成以张谷英旅游区为龙头,以相思山、大云山等重点旅游区为载体的旅游开发格局。张谷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思山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张谷英景区、相思山瀑布等项目竣工营运,大云山景区观音殿修缮工程、凌云宾馆已进入装饰阶段,“三战三捷”摩岩石刻文本保护和周边环境改造已启动,公田温泉完成项目选址。张谷英村和清水村被评为省旅游名村,相思山庄、秀花园等被评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富雅大酒店、君和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酒店;全县旅行社从2010-的3家发展到现有8家。商贸流通体系趋完善。2015-,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3000余个,总营业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交通运输、连锁配送、仓储装卸、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目前,在我县从事货物运输服务相关的经营企业和托运部110余家。引进中国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和5家保险机构;至2015-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5亿元,-均增长16.9%;贷款余额59亿元,-均增长18.6%。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五-来,我县争取国家重点投入项目324个,到位资金39.58亿元,-均增长30%,2012-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累计引进项目153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37个。中粮米业、茂昌医药、盛路科技、四化建阀门、大力神磁选机等优势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健强药业、科伦二期、智海电磁线等项目有序推进。园区平台不断夯实。全县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建材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园”的发展格局。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生态工业园4573亩园区,完成工业大道南延、金石路、金城路改造,2012-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工业集中区,2015-批准成立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投入2亿元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园区核心区初具雏形。投入3亿元完善了建材工业园电力、道路、供排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累计投入10.48亿元,实施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水利血防等15个水利项目。除险加固小一型病险水库2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109座,清淤整治农村渠道2849.5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8处,解决40.1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移民后扶等一批重大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岳望高速、蒙华铁路岳阳县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启动鹿角码头建设,建成荣鹿一级公路、新墙至公田、杨林至张谷英等干线公路,完成通畅工程120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35.6公里。完成新墙、黄沙等11个客运站、128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完成渡改桥5座、危桥改造90座。建成狮山、城山35千伏变电站,扩建改造110千伏公田变和35千伏饶村、筻口、新开变电站;五-累计投入2.13亿元,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城乡建设有序推进。截止2015-底,全县镇乡建成区面积34.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32.8万人,城镇化水平46.5%。完成县城绿地系统、地下管网等13个专项规划和18个乡镇集镇总体规划。完成荣湾湖广场、城南河风光带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劳动路、文胜南路、贺坪东路、富荣西路、滨水路等15条城市道路改造,完成二致富街、三致富街等88条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完成天鹅路、东方路、兴荣路、贺坪路等12条城区道路“白改黑”。完成12条城区路灯配套和团结路、青山北路等4条道路节能路灯改造。完成10座垃圾站、15座公厕改造,新建垃圾站、公厕8座。深入开展省级园林县城创建,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19家,市级园林式单位21家,建成小游园4个,新建公共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23平方米。建成运营县城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建成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城区天然气,开通居民天然气用户2万户。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并被省文明委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县。累计投入5亿余元,完成300余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麻塘、筻口、新墙、张谷英等完成集镇主街道和农贸市场建设。

生态建设稳步提升。累计投资2亿元,实施陶瓷行业废气治理、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等一系列的污染治理工程,工业污染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减少16%。加大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铁山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对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张谷英民俗文化村进行基础环境建设,农村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被评为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一类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东洞庭湖、新墙河、铁山水库和新墙水库水质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10天/-以上,API指数平均值为90.5。2015-,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00吨、化学需氧量17245吨、氨氮2049吨,四项指标均在控制指标之内。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中小学校安工程、初中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合格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等一批项目顺利完成,改扩建校园23.9万m2,建成公办中心幼儿园20所、教师周转房和公租房1088套,创建合格学校96所;教育信息化三-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校车安全管理实现公司化运作。义务教育巩固率98.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2.6%。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岳阳花鼓戏传承剧院、县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300平方米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建设农家书屋596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20个;“张谷英古建群”、“大云山三战三捷”列入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岳阳花鼓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城区有线电视覆盖率100%,乡镇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90%,行政村广播响率达到70%以上。“三馆一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全县已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达到400个。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15.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9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低保阳光运行,城市低保压缩到4856户8475人,农村低保增加到12203户21865人。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11所,床位数增加到1280张。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工作“一站式”结算机制,五-共救助各类对象4.1万余人次。开展危房改造和灾后困难群众倒房重建工作,完成散葬烈士墓的修缮和烈士墓园建设,升级改造光荣院、殡管所,建成55个农村幸福院。农村危房改造6300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034套。医疗卫生工作形势良好。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农合住院补偿受益度达到50.3%;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开工建设,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2所、村卫生室150所。各项改革稳妥推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事业机构53.3%;推进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撤并乡镇6个;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29项。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抵押贷款试点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编制、公务卡改革、“营改增”等改革稳步推进;启动县信用联社改革。落实“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员考核”责任机制,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7个,在省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8枚。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岳阳县“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表

类别 指 标 “十二五” 规划目标 2015-预计完成 -均增长(%) 属性
经济增长 GDP(亿元) 218 260.86 16.7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6 84.89 14.8 预期性
五-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10 992.1 28.8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10 8.15 14.1 预期性
结构调整 三次产业结构 14.2::52:33.8 18.5:48.3:33.2   预期性
园区增加值占GDP比重(%) 40 50.2   预期性
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 70 69.04   预期性
城镇化率(%) 45 45.9   预期性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万亩) 72.68 74.23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31 30.44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减少(%) 15 16   约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 0.71 0.551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8 98   约束性
城镇污水处理率(%) >70 76.6   约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10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13.7   约束性
铅总量排放减少(%) 2.5 2.6   约束性
民生改善 全县总人口(万人) 72.45 72.06 0.08 约束性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22400 22192 5.9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2500 12746 11.3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3.69 2.98   约束性
五-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万人) 3.38 3.33 3.7 约束性
农村转移劳动力(万人) 15.7 15.4 2 预期性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66 70   约束性
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4.6 4.8 5.9 约束性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5 95   约束性
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占住房开工面积比重(%) 39 4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95 92.6   约束性
科技创新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2 1.8   约束性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6 0.7   预期性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5 52   预期性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发展动力不足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并存。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工业驱动力不强和可用财力不够的困境,三次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工业短板明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资源环境约束与要素设施瓶颈制约明显。我县下一阶段跨越发展既面临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战略目标下的资源环境约束,同时又受到基础设施条件欠优和优质生产要素集聚不够的制约。

——县域发展竞争与同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县域主导的各类园区涌现,县域之间竞争益激烈,导致产业布局同质化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同质化导致原料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份额的配置不合理并缺乏效率,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紧张局面。

——建设和谐社会与持续改善民生任重道远。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与省、市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指标和人民生活指标差距更为明显,并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绝对贫困面较大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

第三节 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围绕全球利益格局的战略博弈更加复杂,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区域经济合作多元化,新型竞合成为国际发展大趋势。这对我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参与国内外分工和融入全球经济贸易带来新机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放缓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新常态”下结构优化的压力有助于我县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资本、技术、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投入,更多的依靠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工业,同时提高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后发地区,我县区别于发达地区总量大、要素饱和的特征,依然能够承接大量要素转移,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效避免新常态下的“失速风险”和“失衡风险”。

——“一区一带”建设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县正面临着多重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完全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国务院出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沿江基础设施提质、产业发展升级、对外开放拓展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省政府启动“511”工程,将促使一大批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治理保护等项目在区域内布局落子,有利于岳阳县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与此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县沿湖沿江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推进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培育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预示“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期。我县应抢抓机遇,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位一体的总布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永续发展。

——全面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机遇。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在现有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不合理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机制,实现公平正义,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可自主创新、社会矛盾可和平化解。我县在新发展阶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紧紧握住深化改革的机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围绕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实施“融入一区一带、打造两城两景、发展三园三区、着力四抓四促”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突出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切实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岳阳县。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三量齐升”作为率先发展的总要求,抢抓发展机遇,整合国家支持政策,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发挥市场、政府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活创新主体活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经济集约发展。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将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作为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着力调整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始终坚持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人为本、包容发展。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使全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新型工业创新区。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用现代工业理念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设施农业水平,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规模化种养、产业化加工、组织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滨湖城镇宜居区。主动对接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积极承接岳阳中心城区东扩南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打造滨湖宜居城市。

——生态休闲引领区。坚持“旅游兴县”、绿色惠民原则,以生态发展为引领,以旅游休闲为特色,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引领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升级壮大。

第四节 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是:融入一区一带,打造两城两景,发展三园三区,着力四抓四促。

融入一区一带。“一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带”,长江经济带。

打造两城两景。“两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两景”,打造以荣湾湖为核心的城市休闲旅游景区,打造以张谷英村为核心的乡村民俗生态旅游景区。

发展三园三区。“三园”,以科技园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以陶瓷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建材工业园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区”,岳阳县临港产业新区、麻塘新开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以及铁山水资源保护区。

着力四抓四促。抓项目促发展,抓民生促和谐,抓环境促服务,抓考核促实效。

第五节 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到2020-,地区生产总值-均增长9%,总量达到44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0%,总量达到2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0元,-均增长6.8%;财政总收入-均增长8%,达到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18%,到2020-达到550亿元,五-累计完成投资20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3%,达到157亿元。

——结构调整。2020-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6%,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

——教育科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5%,平均受教育-限为11.6。

——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3.98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1.48%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降低13%、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1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2015-相比分别减少3%、2%、0.3%、0.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0%,劣Ⅴ类水体比例不超过5%。

——民生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16%以内,五-净增城镇就业3.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到2020-达到28750元,基本消除现行贫困线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28008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

——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市场、投资融资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到2020-,进出口总额达到2900万美元。

——民主法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5%以上,每万人拥有律师2人以上。

岳阳县“十三五”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预计) 2020-规划 属性
绝对值 -均增长(%)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60 440 9 预期性
2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131.4 210 10 预期性
3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901.9] [2034] 18 预期性
4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8.64 12.7 8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85 157 13 预期性
6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800 2900 10 预期性
7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3.5 35 12 预期性
8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6.5 60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16.9 40  
创新驱动 9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1.8 2.4   预期性
10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7 1.5 16.5 预期性
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26   预期性
12 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60   预期性
13 互联网普及率(%) 70 80   预期性
生态环境 14 森林覆盖率(%) 30.44 31.48   约束性
15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2907 3557 4.12 约束性
16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6] [18]   约束性
17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17] [13]   约束性
18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117 96   约束性
19 劣Ⅴ类水体比例(%) 5 <5   约束性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8.82] [3]   约束性
氨氮 [12.84] [2]  
二氧化硫 [9.85] [0.3]  
氮氧化物 [18.16] [0.1]  
21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5 90   约束性
PM2.5浓度下降(%) [8] [12]  
22 城镇污水处理率(%) 72 90   约束性
2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民生福祉 2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852 28750 10 预期性
2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3.3] [3.5]   预期性
26 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1.01] [2.8]   约束性
27 城镇棚户区改造(户) [3387] [12000]   约束性
28 平均受教育-限(-) 11.49 11.6   预期性
29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7   预期性
30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 78   预期性
注:地区生产总值2020-绝对值按2015-现价计算,[ ]内为5-累计数。
                   

第三章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布局,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优化空间结构融为一体,按照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的总体要求,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各自发展的主要方向,科学谋划我县未来的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 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布局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布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县属于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主体功能区域。

按照开发强度,县城、中心镇、工业园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区域内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促进生物医药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发区域应集聚60%以上的人口和70%以上的经济总量。

限制开发区主要指基本农田保护区。区域内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其他非农产业。在限制开发区范围内,农业空间占比应高于50%。

环铁山库区、东洞庭湖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属于禁止开发区,以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为主要任务,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镇和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产业、生态经济。在禁止开发区范围,生态空间占比应高于50%。

第二节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全面推动包括生态工业园、建材园和麻塘新开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在内的岳荣新产业走廊建设,促进县城与岳阳市区融城联动发展,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等,引导产业集聚,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将产业走廊打造成为岳阳都市区南部城镇群新型城镇产业发展示范带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以东洞庭湖、铁山水库、新墙河湿地公园、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保护新墙河流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保护生态空间、实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布局新型城镇、新农村和生态产业,将示范区打造成为湘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集生态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旅游休闲观光、文化教育和非遗保护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推动文化、生态和旅游融合发展。

第四节 强化功能区空间管控

推动形成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格局和以重点生态区位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科学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统筹推进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治理,促进空间利用结构优化。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覆盖全县国土空间用途的管制制度,严格保护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建立健全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相适应的投资、财政、产业、土地、环境等发展政策,实施差别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符合各种类型主体功能定位的导向机制。

第四章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实施产业强县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是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 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依靠我县优势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引导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一区三园”为基础,集聚发展工业。以壮规模、增总量、调结构、增效益为目标,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以上,-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占GDP比重超过20%;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4%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生物医药业。健全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重点支持科伦制药、健强制药、民康医用材料、利尔康、同安药业、茂昌药业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开发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发展包装、物流等上下游医药关联配套产业,每-引进3家以上生物医药关联配套企业,初步形成集原料、制剂、药用辅料、药用包材、医疗器械于一体的产业群。到2020-,全县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80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均增长12%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30亿元增加到50亿元以上,-均增长12%左右。

——装备制造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装备工业关键技术突破,鼓励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点发展电磁产品、数控车床、熔炼炉、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节能设备、环保除尘等产品。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合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突出“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小型向大型转变、轻型向重型转变、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到2020-,全县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154亿元增加到248亿元,-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48亿元增加到77亿元,-均增长10%以上,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洞庭湖区物产优势,提升粮油、饲料、水产、茶叶、休闲食品等加工业,针对食品加工“散、小、弱”的现状,整合资源、形成集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到2020-,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79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均增长12%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20亿元增加到35亿元,-均增长12%以上。

粮油加工。以岳阳中粮米业、洞庭湖米业、卫农粮库等企业为发展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以中粮米业为龙头,发挥品牌效应,打造湘米特色,并将这些“名、特、优”粮推广省外乃至出口港澳。加大食用油精炼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非转基因的各类食用油产品,实施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力争5-内将“金可可”打造成中国纯山茶油领军品牌。

饮料食品加工。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以营养、保健、方便、天然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湖南椰星饮料、铁山矿泉水、风味鱼制品、酱卤肉制品、豆制品等,支持引导湖南椰星、味冠天下、洞庭水湘、岳阳巧娃食品等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加快企业品牌创建,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支持洞庭春茶、芭蕉扇业、湘渝科技、骆驼饲料、鸿佑饲料等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洞庭春纯天然有机茶、新墙河葡萄、铁山老茶树、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创建8个重点农产品品牌。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建材产业。加快转变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以陶瓷、玻璃、水泥业、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精深加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拓宽国际化经营模式,加快实现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促使建材产业由大向强转变。到2020-,全县新型建材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元,-均增长7%;工业增加值达到48亿元,-均增长7%。

建筑陶瓷。积极引导和支持先进产能向优势企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瞄准高端市场,做精、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升级。重点支持天欣、亚泰、宏康、金城、百森等骨干企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打造2-3家全国驰名商标。加快华雄陶瓷、弘泰陶瓷、众森瓷业重组步伐,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安达耐火材料、宏星和新型墙体材料、新开新型墙体材料、科兴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加快淘汰实心砖生产企业。加快湖南颐通管业的重组。

其它建筑材料。以昱华玻璃、天正门窗、竣博工程、南方水泥等为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淘汰落后设备,运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扩大企业产能,提高企业效益。

——电子信息产业。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围绕“扩大规模、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加速集聚、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行业特色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拓邦电子、宏阳升电子、冠岳电子、中正电子、旺磁电子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向软件制造及服务、数字视听产品、通信设备和电子材料等领域拓展。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在芯片研发、终端制造、军民融合、应用服务等重点领域引进产值过1亿元的创新型配套企业10家以上,重点打造1家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

——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金海科技的化工新材料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等环保材料、山东恒联集团与岳阳丰利纸业有限有公司合作的特种纤维素项目、昱华新材料生产的航空材料镁合金、新瑞化工的低温无铅电子合金材料、利尔康的生物酶、慧璟新材料的特种分子筛材料、富和科技的环保化工原料,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扩大产能,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产业。以火力发电、风能、太阳能为核心,努力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重点支持华能岳阳电厂二期工程建设,投入400亿元建成400万KW发电机组,做好铁山水库风能建设,鼓励企业自建太阳能,利用我县丰富的稻草资源和牲畜便资源,建设生物质能源。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调优农业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模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加大农业项目整合力度,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坚持“品牌兴农”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力争全县新增省级品牌30个以上;“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5家;农产品新注册商标80件。实施无公害蔬菜、鸽业、优质葡萄、红薯粉、土鸡、黄颡鱼、油茶、黄茶、富硒产品等九大农业品牌创建,形成产业雏形,争取优质葡萄、无公害蔬菜、油茶、黄茶四个品牌产业化。九大品牌创建基地总面积达到6万亩,全-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自助合作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十三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以上。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

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以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为先导,加快完善生产性服务功能,增强产业发展支撑;加快提升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到2020-,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54亿元,-均增长12%。

——旅游业。紧扣“旅游强县”战略,充分发挥全县丰富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创新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岳阳县“村、山、泉、湖”旅游特色,推进生态与文化相融合、促进观光与休闲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全县旅游品质,实现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大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超过54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10%以上。

加快塑造旅游新形象。加强规划统筹、高端策划和资源整合,优化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以“休闲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体验”为旅游产业发展主题,以张谷英村、大云山、相思山、公田温泉、东洞庭湖等主要景区景点规划建设为核心载体,大力推进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开发,塑造我县旅游新形象,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

大力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根据岳阳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加快促进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推动形成“一心一轴两大产品集群”(以县城城区为核心的城市休闲游憩中心、湖光山色黄金旅游轴、东部山岳生态民俗旅游产品集群、西部洞庭湖泊休闲旅游产品集群)的全域旅游开发大格局。

强化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链接主要景区、对接高速通道的县域旅游路网,优化提升全县旅游标识牌,推进数字景区建设,完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娱乐等旅游要素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实现旅游要素的协调发展。

——现代物流业。高标准建设临港产业区物流基地、新墙高桥物流园,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和仓储配送设施,不断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整合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外地知名物流企业,推进本地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邮政、快运等企业的联合重组,扶持发展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延伸发展仓储、包装、加工、采购、配送、信息交换等物流服务,形成功能完善、增值效应强的物流产业链。

加快构筑联接生产商、供应商、物流服务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鼓励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虚拟物流。

——商贸流通业。严格实施《岳阳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引导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加速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亿丰时代广场建设,标准化改造庆丰、大园岭、城南、街赵等集贸市场和麻塘、-田、饶村、新墙等乡镇农贸市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推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主要中心镇的商业流通市场体系。

推进流通方式创新,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

——文化产业。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调优文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提升印刷包装、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壮大创意设计、广告传媒、网络文艺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农业等深度融合。探索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

——电子商务业。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技术先进、万商云集、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市场格局。建立电子商务创新服务体系,鼓励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商业业态创新。加快推进“文胜电商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大市场改造升级力度,努力将岳阳县打造成湖南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促进县内外商品互流互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造加工、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农业等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施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工程。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建立我县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保障交易安全。

——其他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金融经济,扶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银企、银政合作长效机制,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拓展多渠道、多领域城乡保险工作覆盖面。到2020-,新增8个金融机构:其中商业银行1个;村镇银行1个;金融公司1个;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1个;融资性担保公司1个;保险公司3家。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0亿元,-均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10亿元,-均增长14.8%。

生活服务业。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发展商务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就业中介、体育健身和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形成城乡便民利民的网络化服务格局。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加快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字社区”。到2020-,社区服务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社区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50%。

第五节 加快园区建设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要求,加快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三园一区”发展格局,明确功能分区、产业定位,实施错位发展。到2020-,园区规模企业超过100家,园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

县生态工业园。以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加快扩园步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岳阳县经济发展增长极。

台湾农民创业园。挖掘资源潜力,坚持优势互补,引进台湾农业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好示范基地,打造两岸合作平台,把台创园建成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先导园、城乡统筹的示范园、旅游观光的休闲园、海峡交流的亲情园、科技农业的效益园。

县建材工业园。配套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新墙物流中心。加大陶瓷企业技改投入力度,加快提质升级步伐,努力打造建材产业集群。

第六节 全力打造岳阳县临港产业新区

依托东洞庭湖和长江航道,加强与城陵矶港的联运合作,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以鹿角港为依托,以物流仓储、现代装备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约8km2临港产业新区,全面提升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推进东洞庭湖航道疏浚治理工程,提升航道等级,规范航运秩序。启动物流园建设,加大招商力度,主动承接沿海、沿江产业转移,大力引进汽车零配件加工、船舶零配件制造、现代航运物流、现代仓储、新能源等关联企业,打造航运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工厂、港区、园区及公路、航道、管线等物流资源,构建网络化、立体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努力把鹿角码头建设成为全市现代航运物流的重要一翼。

第五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把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彰显特色的总要求,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县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城镇综合功能,培育特色中心节点集镇,到2020-全县基本形成主体城镇空间结构,全县城镇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县城建设。紧扣建设美丽幸福岳阳县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为总揽,按照“主动融入大岳阳、积极对接主城区”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全面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荣城。到2020-,县城建成区达到18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8万人,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村庄规划完成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燃气普及率达到9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绿地率达31.4%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

实施天鹅路南延、青山路南延、富荣西路西延、贺坪西路西延和林冲路南延工程,启动县城环线建设,改造升级24公里老城区道路,提质改造背街小巷,力争启动“四馆一中心”(展览馆、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活动中心)工程,实施粤西、车务段、富荣西路、城市综合体、工业园5处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快汽修汽配、特色农副特产、旧货交易、大型物流等特色街区建设。新建4个天然气LNG加气门站,新敷设天然气主干管网30公里,加快县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公交站场、公厕、垃圾站、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启动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雨污分流管线33公里,新建雨、污水管线各47公里,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基本社会需要。强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大力发展集镇。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重点镇、中心镇、特色镇、边贸镇发展。高标准做好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20-全县重点镇和中心镇均建成一个污水处理中心、一个农贸市场、一个车站或停车场、一个垃圾处理中转站、一个公共文体活动中心、一个公共休闲广场,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8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集镇品位逐步提升。

第二节 加快建设麻塘新开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紧扣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岳阳市城区南延和县城北拓战略,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联动,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新上产业项目,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积极创建优美宜居的“两型”示范区。明确城乡空间管制,合理划分功能分区,统筹谋划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教育培训业、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为支撑,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将示范区打造为湖、山、城互动的绿色产业基地、生态度假胜地、休闲养生福地。加快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同建共享。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积极引导人口集聚。

第三节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分级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逐步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稳定并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有效实现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土地价值。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体系

坚持精细化、长效化、网格化管理,积极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加快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协作机制、督促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轨道。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严格城镇建设程序,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的监管。加强城镇综合管理,切实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管理力度,着力做好以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从随机管理向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的转变。鼓励非政府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城镇管理,逐步提高城镇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加强城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政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五节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制定新农村建设乡村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一村一景点、一路一风格”模式,实施房屋风貌改造,规范住房建设。着力抓好雨污净化、道路硬化、饮水洁化、门前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等基础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重点帮助特困农户实施危房改造,启动“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工程。支持避灾、生态脱贫等移民新村的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基础,集聚完善水、电、气、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配套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改造和拓宽电网、电视、电话、移动通讯和宽带网,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保护农村居住环境。

第六章 强力推进绿色发展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第一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加快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减少使用能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引进。强化节能管理,完善能源统计和审计,加强用能监控。实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积极整合土地资源,依法拆迁补偿安置,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范土地市场,科学有序出让工业和经营性项目用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定鼓励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产业用地政策,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管制,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保障饮水安全。

第二节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推进循环型企业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出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全面完成省、市各项节能任务。建设低碳开发区,开展重点开发区区域环评,按区域环评要求,布局低碳产业,入园入区企业逐步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低碳环保要求,建立园区企业上下游产品产业链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综合利用,支持农村秸秆发电和规模化养殖场畜粪利用。推广太阳能工业应用和城市光伏照明,推广建筑太阳能一体化。

第三节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突出生态建设,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与蓄积量,提升森林品质,进一步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大绿化生态体系。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防护林工程、秀美村庄建设工程、城区和道路绿化工程、油茶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森林旅游产业工程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工程等十大生态建设保护工程。

第四节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统筹城乡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把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在城市合理规划城市人口、土地、能源、环保等设施,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烟尘、噪声等控制。在农村大力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科学合理划分规模化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放养区,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五节 强化东洞庭湖综合治理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绿色发展,统筹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东洞庭湖区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防洪保安的功能区、生态平衡的样板区、安居落业的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区。

科学调整自然保护区规划范围,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优良生态环境。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原则,规范特种栖息地与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全面落实春季禁渔制度和捕捞许可证制度,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严格保护渔业资源;严厉打击违法偷猎行为,加强鸟类保护加强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确保湖区生态安全。

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综合利用东洞庭湖航运物流、自然资源、水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活水清水工程,加快河湖连通、航道疏竣、堤垸加固、环湖公路等项目建设;规划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东洞庭湖湿地,启动东洞庭湖生态度假区建设;依托芦苇资源,开发芦苇荡生态旅游;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加强对东洞庭湖岸线资源的有效管理,统筹沿湖乡镇与东洞庭湖的协调发展。

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渔民、苇民、樵民上岸转产,健全覆盖东洞庭湖区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渔民、苇民、樵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安全等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落实柴油补贴,春禁补助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大血防投入,预防血吸虫病。

第六节 加强铁山水资源保护

坚持“两保并重”(保护铁山饮用水水源、保障库区民生),规划铁山库区发展,建设秀美铁山库区。

全面取缔岳阳县铁山库区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大型畜禽规模养殖户,库区范围内新建2个污水处理厂、9个垃圾中转站、66个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15000户居民污水净化处理(四池净化)工程。到2020-,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5%。一、二级保护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达100%。

加强库区交通、水利、电网、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铁山库区循环公路建设,处险加固小二型水库11座,维修恢复骨干山塘1870口,启动居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自来水厂2座,升级自来水厂5座,新建农村饮水蓄水池52口,改造中低产田13700亩,平整土地9100亩,配套硬化水渠、建设防洪堤、电排机埠等设施。

全面建立科学管理制度、投入、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区内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逐步达到我县农村平均水平。鼓励发展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主体、旅游经济为辅助、亲水企业为补充的库区产业发展体系。

第七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点领域,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友好、高效可靠、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民生领域、绿色环保、转型升级方向发展,夯实经济社会科学跨越的基础。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服务品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提升干线、打通节点、完善路网的原则,完成岳望高速、京港澳高速新开联络线建设,将岳汩线升级改造为国道,完成麻塘至黄沙、磊石至鹿角、毛田至大云山、公田至白若、中洲至张谷英、新开至南江桥、毛田至-田等省道升级改造;启动环湖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县连接线等公路建设,构建县域“五纵四横”的交通主骨架。加快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实现县道、乡道、村道之间网络连接。“十三五”期内,新建农村断头路、路网联通工程900公里,新建村组路1100公里,加宽改造农村公路90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20座。实施安保工程3482公里。

启动湘江航道、新墙河航道疏浚工程,加快岳阳县港区建设,完成鹿角码头2000吨级升级改造,加固硬化港口岸线3.8万m2,改扩建扁山洲港区锚地。

新建新墙、公田、黄沙街等8个三级农村客运站和25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新建城关、新墙等4个货运站;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新建城市公交首末站9个,新增城区公交线路5条、公交车100标台,新建公交停靠点130处。

第二节 构建水利保障体系

以保护水资源和完善防洪体系为重点,加快提引灌溉等水利工程和现有水利设施防渗处险建设,增强水利设施保安全、保供给能力和信息化建设。

完成洞庭湖区内湖疏浚及加固建设,继续加强新墙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汛抗洪能力。完成中小型水库调水工程和处险工程,除险加固病险水库75座,确保水库安全。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小型灌排泵站改造,推进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实施山塘清淤改造工程,消灭水利死角,建立安全有效的防洪抗旱保障体系。

启动高效节水工程,对现有水厂进行节水改造。抓好农田水利“百千万”工程,实施水利综合灭螺工程,继续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强水土保持,特别是加强新墙河、罗水河流域和环洞庭湖综合治理,依法规范、有序管理好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大铁山水库、新墙水库等重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逐步建立水资源利用体系和水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水利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河道及内湖水文观测和监测预警系统。

第三节 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按照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要求,有效提高能源自给率,构筑多品种、多渠道的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通达水平、输送能力、电能储备与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城乡安全高效用电。规划新建植山、柏祥110kV变电站2座,扩建葵花、付家冲110kV变电站2座;新建坪中、张谷英、甘田35kV变电站3座,扩建-田、麻塘35kV变电站2座。新建110kV线路1条,35kV线路2条,新建10kV线路640千米,新建、改造低压线路4225千米。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改造、整合气化站及液化石油气储灌场,作为城市辅助气源及备用气源。科学开发利用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广农村沼气技术的应用普及率,提高城镇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率。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加快能源消费的信息化控制技术应用网络工程建设,促进并提高能源节约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四节 构建信息设施服务体系

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加快现代通信网络建设,多层面推进城市光纤接入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布局,逐步实现县城居民光纤到户,乡镇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推动行政村实现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光缆为主、微波为辅的智能化电话传输网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加速实现县域内无线通信信号无缝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林场的通信盲区。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和升级改造,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和均衡发展。加快宽带网络升级,完善全县基础信息资源库及应用平台,建设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互联网,为信息化与产业融合提供支撑。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及网络信息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并支持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移动办公、电子商务、场景监控与公共信息传播等信息服务。到202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

第五节 加快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以县城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园林绿地基础设施,完善县城周边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实施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力度,提升城镇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县城供水安全改造,全面达到国家新标准。重点规划对县城供水厂进行改扩建,在集镇建设供水厂,并配套管网改造。规划对县城污水管网改扩建,建设台创园、工业园、建材园污水处理厂。在铁山水库下游建设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垃圾压缩站。加强安全饮水工程施建设,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体育场馆,加快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县所有行政村修建标准化村级文化广场,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改善城乡居民人文环境。

第八章 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把推进社会建设、改善社会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持续改善民生,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到2020-,国民平均受教育-限达到11.6-,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增加到4张以上,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平方米。

第一节 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就业社会责任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努力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坚持就业优先,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生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劳动就业工作各项制度,做好失业预警与调控,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合理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以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支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标准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和教师布局,加快推进城乡校长和优秀教师交流规范化、常态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公用经费、教师队伍等资源均衡配置。至2020-,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标准。加强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本普及学前三-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关怀帮助和心理疏导,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全面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到2020-,实现在园幼儿学前三-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基本实现县域乡镇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节 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增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为促进我县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县经济整体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加快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三五”期间实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到2020-,企业专利申请比例提高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全县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第四节 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努力在医疗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新发展。着力完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建成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县急救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全面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确保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1个规范化卫生室。到2020-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努力实现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主要卫生指标提前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幼托等公共服务水平,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风险,增进福利,兜住底线。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完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全面实行大病保险制度,促进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相互补充和衔接发展。推进区域性工伤康复平台建设,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和统筹层次,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对保障失业人员生活和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强化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以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推进并加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到20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6%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

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切实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就业创业帮助,提升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提高从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加强未成-人保护,积极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儿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对行为失范儿童引导,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加强妇女活动阵地和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人养老、医疗、服务、福利、护理等政策,推动建立高龄津补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及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快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和基层老-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到2020-,全县城镇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60%。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健全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发展福利企业,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增收。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统筹推进救孤、济困等事业发展。

第六节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

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到2020-,全县基本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设施完善、内容丰富、机构健全、服务广泛的基层文化体育服务新格局。积极实施“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工程”、“农村文化标准化工程”、“广场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20-,力争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方面达到或超过《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中部)》要求。规划建设岳阳县“四馆一中心”、“巴陵大剧院”等项目,积极开展“岳州扇”工艺博物馆、非遗展示馆、数字影院、县青少-活动中心、岳阳花鼓戏训练基地的论证和建设,升级改造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电影院,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加快构建“县城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让更多文化福利惠及城乡居民,到2020-努力实现全县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平方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支持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改善全民健身条件,规划建设县体育中心,继续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第七节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

通过对全县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支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完成贫困村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十三五”期间,建设村组道路602公里,集中供水点186处、灌溉渠道260公里、灌溉塘635口、公共厕所102个、垃圾集中收集点403处、污水处理82处、防洪堤37公里、护坡67公里,电网线路改造185公里,铺设光缆328公里。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至2017-底,全县28008人全部实现脱贫。

第八节 构建公共安全网络

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应对各种挑战。健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实施全程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预警、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理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第九章 强化规划保障措施

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强化要素保障,突出项目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有效保障我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能力和水平,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第二节 推进依法治县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进政府法治建设,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司法机关内部制约机制,推进高效阳光司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严密防范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节 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把改革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强大动力,全面深化行政、经济、社会、农村、财税、金融、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推进从经济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积极推进县直大部门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全面完成并镇合村工作,优化基层组织建设。

完善国企法人治理机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强化财税激励导向。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稳妥有序降低牌照、资质、标准等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整合监管资源,推动监管信息共享,完善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协同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探索建立行政、司法、公用事业、金融、商业交易等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建立严格的社会化信用奖惩制度,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环境。

切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不断规范国土开发秩序,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加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稳步推进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整合金融资源,加强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向县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兵贵神速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系统,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的产权主体,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开展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试点,厘清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及使用量。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划定耕地红线,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促进水资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实行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健全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节能评估后期监管。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和生态修复机制,明确各类湿地功能,规范保护利用行为。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加强矿产资源查明登记和有偿计时占用登记管理。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制定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交易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规范排污交易价格行为。完善两型产品认定体系,建立健全两型产品动态管理机制,促进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引导绿色消费。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追究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作,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不断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实效;不断优化内外发展环境,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第四节 优化发展环境

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重点,以创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为支撑,拓展网格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加强法制化、常态化管理,实现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化行政环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动各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健全公共安全。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督管理,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对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的监管,加快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升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促进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平安岳阳县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治安管控。进一步完善城乡电子监控等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城区流动人口管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强化信访工作,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第五节 完善实施机制

——分解目标任务。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并将之作为对各部门、各乡镇落实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规划衔接。强化规划纲要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依据的重要地位。发挥规划纲要对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指导作用,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合理。

——强化实施监督。严格考核评估机制,将规划执行考核纳入经济社会绩效考核内容,明确规划实施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标准,防止规划执行的随意性。加大规划实施的监察力度,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强化县人大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职能,加强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的统计和评价制度,确保数据权威准确、科学合理。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尤其是对约束性指标进行适时监测,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重大项目进行效应评估,保障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

——动员全社会参与。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广泛征求县人大、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健全政府与企业、民众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

结 束 语

本纲要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行动指南。全县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