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2-20
岳阳县:“三圈”建设让乡村文化振兴“火起来”
来源:乡村振兴局   2023-01-05 10:33
浏览量:1 | | | |

乡村要振兴,文化是灵魂。近年来,岳阳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着力构建“县城一刻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家门口文化圈”,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建“组织圈”  服务体系动能足

建强专班队伍。成立岳阳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专班,搭建乡镇工作小组,编制《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出台《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目录》,将每年度具体工作事项、工作措施、完成时限进行明确,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夯实保障基础。建立文化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每年20%的增长幅度。设立文旅事业引导资金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22年增加文化预算资金102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文化支援活动,寓外乡贤参与捐建的乡村文化礼堂、公益堂、文化小广场等设施建设达80多处。积极为县域内文化企业和市级担保机构间牵线搭桥,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取优质金融服务。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完善评估定级县级初评和评价反馈机制,规范公共文化服务馆(站、室)的日常管理,建立日常督促、季度反馈、年终评价“三挡”流程评价机制。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与绩效考核、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相持钩,对工作落实后的进行通报约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同建“共享圈”  文化惠享平台强。

新建一批,带动群众积极性。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集资投劳等方式,在全县新建文化礼堂、公益堂、文体广场79个,着力打造省、市、县“文化下乡”和群众“文化赶集”的主阵地。整合一批,提升设施便利性。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门前十小”建设。充分整合闲置村部、校舍、文化礼堂,提质改造屋场文化设施60多处,戏台搭到了家门口,广场建到了屋旁边。创新一批,提升网络快捷性。推出“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文化馆”,建立花鼓戏、民俗、非遗数据库、资源库等多类型数字资源,建成以公田镇为中心的东部山区、以新墙镇为中心的中部过境交通区、以麻塘办事处为中心的近郊区为主的乡村文化图书分馆。启动县城学校图书馆分馆建设,升级自助借还机、查询机、5G自助借阅柜等智能化设施。推进3A级以上景区文旅融合服务示范点建设,增加旅游咨询服务、地方特色文化展示、文旅产品展销功能,推动文旅融合。

同建“服务圈”  双向奔赴有生气。

文艺创作有正气。成立文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巴陵工匠”、“乡村文化能人”等人才库,推动文艺创作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批有筋骨、有人气、有温度的艺术作品。大型现代花鼓戏《亲家相遇张谷英》,花鼓小戏《风吹稻花香》、群舞《又闻花鼓声》等一批佳作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惠民活动接地气。按照“村出节目、镇办初赛、片区汇演、县城决赛”的模式,常年举办“欢乐潇湘”“广场舞大赛”“民间剧团展演”“农民春晚”等活动,推动文化题材本土化,演员群众化。挖掘和激活地方传统特色节目,岳州花灯、巴陵青陶、月田渔鼓、毛田竹马等一些濒临绝迹的民间绝活上台。今年来,全县举办各类大小文化活动达1400余场次。服务品牌冒热气。推出百姓剧院、百姓大学、百姓讲堂、百姓展厅和百姓大篷车等纯公益性文化服务,创造性开展“一元剧场”,品牌已申报2022中国改革年度案例。优化“老年艺术大学”办学模式,实行场地、教学、演出活动全免费,今年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党风廉政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禁毒禁赌”等内容,把紧贴时代的文化元素融入,创作30多个贴近群众生活、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在全县巡回演出76场次,惠及基层群众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