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发展六仗”推进以来,我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站位推进、全领域清查、多路径运作,综合运用“用、售、租、融”等手段,盘活“三资”59.8亿元,形成财政收入13.11亿元。主要做法是:
一、高站位、高要求聚焦,高频调动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资”运作改革工作,将其列入深化改革和财政工作重点任务,做到目标实、工作实、推进实。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三资”运作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专门机构,出台专项方案,统筹推进“三资”运作改革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多次调度、一线督导“三资”运作改革工作,督促部门单位责任上肩、工作抓实。县委常委会2次、县政府常务会4次专题听取“三资”运作改革工作汇报,全力推动改革工作见行见效。二是坚持部门联动。建立政府主导,县“三资办”统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园区等职能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实行“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讲评”。县“三资办”强化工作统筹,坚持分类指导,并多次主动向市“三资办”汇报运作改革思路及工作,获得大力支持。三是坚持考核促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三资”运作改革纳入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倒逼部门单位扛紧扛实主体责任,自主制订专项运作改革实施方案,确保“三资”运作改革实效。
二、全领域、全口径清查,全面摸清家底。由县财政局牵头统筹协调,县纪委监委负责专项监督,组建七个工作专班,全面清查每一项资产现状,重点查清产权情况、财务与资产的入账情况、占有和使用情况、资产价值等,建立核查台账,为实现有效处置和规范管理打牢基础。对资源的清查,注重加强政策研究,推动资产资源变成资金。针对产权不清晰、存在争议的资产,深入了解历史渊源,找准找齐依据,依规依法界定,全面消除各单位存在的资产资源“糊涂账”。
三、多路径、多方式运作,多点破题创新。结合县域特点,分类施策、高效处置,取得较为可观的收益。一是突出效益优先,激活优质资源。全面清查全县“金木水火土数”资源现状,将碎片化、零星化的资源整合成优质资源资产包,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做活土地文章。集中清理处置园区低效用地,清退“僵尸企业”12家,盘活土地1126亩,形成财政收入3.5亿元。处置华虹、华雄、双维生物等企业闲置厂房,实现收入4207万元。做好矿产文章。推进金盆港、下雁子洲砂石尾堆清理,财政增收6亿元;拟挂牌出让3个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实现收入8.2亿元以上;实施龙泉山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年副产品处置税费收入可达1.5亿元。做优生态文章。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交易,积极争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2000万欧元“碳汇贷”落地。对全县1.2万亩集体所有的经济林、6万亩集体所有的养殖水面确权发证,经营权由县国有企业竞得,实现了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双赢互促。二是运用市场力量,复活沉睡资产。积极运用市场手段,推动存量变增量、低效变高效、闲置变有用、权益变收益、资产变资本。一是将全县926宗国有资产门面和教育、商粮、供销系统137宗闲置资产确权发证,公开拍卖,由县城投公司收购,盘活闲置资产6.25亿元。依托供销、商粮系统闲置门面、仓库等资产,打造县、镇、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二是坚持“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方向,积极谋划好园区开发建设项目,发挥园区专项债券乘数效应,与四化建等国有企业实施战略合作,通过“投资人+EPC+运营”方式引入资本4亿元,用于主题产业“园中园”开发建设。三是积极运作特许经营权,创新“投资人+EPC+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推进坪费湖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与省建投集团深度合作,实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预计未来五年财政可增收50亿元以上。三是坚持严格管理,盘活存量资金。一是对结转结余超过两年的上级专项资金、超过一年的本级资金一律收缴,共收缴资金1.1亿元。二是加大应收账款清理力度,2022年共清理应收款2.48亿元、存量资金1.4亿元,清缴沉淀资金0.68亿元,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0.78亿元,形成可用财力2.69亿元。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评为应收账款清理先进单位。三是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全部用于“三保”、稳经济等重点领域,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