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岳阳县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岳阳县分局   2025-02-11
浏览量:88 | | | |

  2024年,在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岳阳县分局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求真务实,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根基,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1.突出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坚持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为抓手,借助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三会一课”、党课竞赛等载体,组织局属3个支部40余名党员开展微型党课教育。依托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平台,共组织观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教育资料二十余部。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环保宣教进校园、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进社区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8次,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2.夯实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2024年共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交流4次。同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态势,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2024年局理论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意识形态2次,局党组会专题研究3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专题学习2次。

  3.提升队伍素质,彰显先锋担当。2024年,先后组织180余人次参加省、市两级业务培训和视频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环境执法、监测技术、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各领域。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中,我分局荣获组合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2024年共57人通过执法证考试,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应对7·27突发环境污染事件、6·28防汛救灾、5次响应重污染天气应急等重大事件上,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迎难而上,不讲条件、不谈价钱、不计得失,有效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聚焦主责主业,精准靶向发力,环境质量稳步向好

  1.紧盯大气环境质量“这一核心”。持续开展走航监测,发现并改正道路(工地)废气、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大气环境问题367个;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190台次,入户抽测50台次,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176台次;督促建筑和道路施工工地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六个100%”;启动5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完成特护期秸秆禁烧巡察工作、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更新相关工作;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工程和砖瓦行业综合整治工作。2024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2,全省排名并列第76位;优良率88.0%,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在13县市区中排名第4;PM2.5浓度32.86μg/m3,同比改善3.64%;PM10和SO2年均浓度较上年同期分别改善了8.2%和11.1%。

  2.抓住水环境质量“这一关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2024年,完成13个2024年度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削减任务、11个碧水攻坚十大工程任务;积极推进新墙河流域项目和公田镇小饶港水库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2024年,岳阳县4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3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除总磷外各项指标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0647mg/L、0.065mg/L、0.082mg/L,均达到省级考核目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3.突出土壤环境安全“这一重点”。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岳阳县202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按要求完成2个优先监管地块和5个用途变更“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5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3个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查和整治工作,督促开展岳阳县新开镇历史遗留矿渣污染治理项目。2024年,我县无高风险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

  4.聚焦问题整改“这一根本”。2024年提请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7次,专项调度会13次。2024年,共接受了两轮环保督察,共计受理群众投诉问题70件,已办结69件,办结率98.57%,完成了48项“夏季攻势”整治任务、3个存量问题销号;配合县纪委监委完成了12个“洞庭清波”问题整改;13个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县级销号。

  5.坚守环境安全“这一底线”。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环境执法监管模式,积极开展“利剑”行动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完成市级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考核达标率100%;完成全县118家单位2023年度危险废物年报报告和2024年管理计划备案;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督促县6家职能部门办结生态赔偿案件,我分局办结生态环境损坏赔偿案件6起,在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办理了“五类案件”3起,其中查封扣押1起、移送行政拘留2起;办理“两打案件”3起,其中在线数据造假案件1起,涉危案件2起,已全部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其中岳阳县建鑫页岩环保砖厂干扰自动监控设施涉嫌污染环境案被省厅采纳为2024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生态破坏事件以及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6.遵循为民服务“这一宗旨”。一是及时回应群众。2024年,我分局共受理群众诉求297起,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办结,回复率100%,满意率95%以上。以96.67%的满意率顺利岳阳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评议整改。我县生态环境满意度测评已连续三年排名全市前列。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证式管理”工作,2024年,共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事项36件、新申领和变更企业排污许可证23本。推行非现场执法,做到无事不扰,减轻企业经营负担,2024年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检查企业54家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实行首查免罚,对7家企业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免罚金额61.53万元。三是大力实施项目。投入600万元完成诺方斯新、福泰数码等大气深度治理项目的实施与验收;投入近6000万元完成岳阳县集中式养殖池塘改造及尾水治理项目、东洞庭湖流域中洲片区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一期工程)、总磷削减等1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与销号;投入2800万元开展新开镇历史遗留矿渣污染治理项目;特别是在2023年度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我县被评为“明显变好”,2024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将在原基础(8181.5万)上得到增加。积极申报新墙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湖南海润电气有限公司大气整治等环境项目,预计争资9000万元。通过争取或实施一大批环境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回顾2024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水环境方面,我县国控水质断面虽能达到省级考核目标,但受县城区排水影响,八仙桥断面总磷浓度仍不能稳定达标;大气环境方面,在有效控制PM2.5浓度上措施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在秸秆禁烧上部门、乡镇在协同发力上还有差距。二是党建引领中心工作不够深。日常工作中聚焦于生态环境考核目标任务的完成,导致在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资源时,党建工作所有弱化,党建工作与生态环境监管、环境质量改善、重点项目实施的融合度不高。三是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上系统学习不够,不主动,敬业精神不够强,主动担当作为不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强基固本,力争环境质量稳中求进。以扬尘污染治理、臭氧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走航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提升。以国、省控断面水质改善为目标,持续加强洞庭湖总磷削减、饮用水源环境监管,稳步推进县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坚持系统思维,力推环境问题动态清零。继续扎实推进中央、省等各类环保督察交办和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问题整改“污染消除、生态修复、群众满意”总要求,让问题整改“动态清零”成为常态。同时,全面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回头看”督查和“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任务整改情况专项督查,进一步巩固巡视整改工作成果,推动环境问题整改见行见效。

  (三)强化党建引领,力促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定期组织召开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研讨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生态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环保公益徒步、植树造林等活动,通过党建活动凝聚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作为干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推动党建工作与生态环保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四)注重以训强兵,力求队伍素质全面过硬。开展业务培训和执法大练兵活动,在“线上+线下”两个战场上、“例行检查+突击检查”两种方式上、“智慧电力+自动监控”两种手段上,着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智慧化执法水平,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