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粮食生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镇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和发展,根据岳阳县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文件精神,根据我镇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粮食生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控制水稻直播、遏制耕地抛荒和提高农民双季稻生产积极性为目的,以集中育秧和严禁耕地抛荒、“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为抓手,促进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稳量提质;以培育主体、扶持龙头、创建品牌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高效、绿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专业化集中育秧,稳定主产区粮食产能,坚决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以上,其中水稻9.4万亩(早稻4.3万亩、中稻及一季稻0.5万亩、晚稻4.6万亩)、旱粮0.8万亩、总产量4万吨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全域推进早稻集中育秧,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3.3万亩,带动完成早稻播种面积4.3万亩以上;落实机插机抛育秧大田面积1.2万亩。实行早稻集中育秧全覆盖,全镇计划实施早稻集中育秧1687亩,折合大田面积27000亩(按软盘抛秧计算),机插秧160亩,折合大田面积8000亩。各村实施15亩备用秧田,主要用于解决老弱病残等无劳动力农户早稻用秧。秧田每厢间距不大于80cm宽,一亩秧田能抛插16亩大田。督促种粮大户、散户开展集中育秧,粮食监测点大金村实行整片整村推进,落实集中育秧全面覆盖。集中育秧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育秧主体、用秧去向等。
(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各村要逐户摸清农户种植意向,引导农户“压单扩双”,将粮食生产面积精准落实到村、组、农户、丘块。粮食监测点、G240、荣黄线、船大路、精品线、黄青路等镇村主干道两侧为重点,实现双季稻全覆盖,在传统双季稻主产村、组,全面发展双季稻生产,不得以再生稻替代双季稻,严格控制双季稻直播,进一步稳定双季稻种植比例。各村其余水田双季稻种植比例不得低于85%。引导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户的承包田流转给种粮大户,对抛荒的零星田块,由村集体代种代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能不减少。各村将下达的双季稻生产面积要落实到组、农户,并登记造册,建立专门台账。
(三)发展高档优质示范片。以“早专晚优”模式为切入点,集成优良品种、合理密植、肥药减量、绿色防控、节水灌溉、安全齐穗、全程机械化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把良种良法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整建制推进高产示范创建,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以苍坪、大明、黄沙村创建县级“万亩示范片”8000亩;大金、三和、黄秀村创建乡级“千亩示范片”8000亩;其余各村根据实际地形创建一个不低于200亩(茶场社区100亩)的村级“百亩示范片”。沿精品线、G240线、许广高速线、新黄路、荣黄线、船大路、黄青路等交通要道辐射建成1.6万亩绿色高产高效优质双季稻集聚区,确保双季稻生产任务完成。督促农户统一购种,落实优质稻“一片一种一式”连片种植。
(四)加强耕地用途管控。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应当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各村切实履行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遏制耕地抛荒的属地责任,分类处置“非粮化”存量问题;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禁止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行为;严禁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零星抛荒田块,具备耕作条件的由村组集体组织代耕代种,对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经营权的抛荒耕地,由村组集体按相关规定终止流转合同,收回流转耕地并负责复耕;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已经转为林(园)地的耕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按规定不再给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格。镇政府统筹专项资金,对复耕复种的“非粮化”整治耕地实施地力提升,按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有机肥培肥,确保复垦复种的宜种“非粮化”整治耕地和抛荒耕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对新增连片抛荒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的,暂停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由村集体组织协调流转发展粮食生产,严禁连片5亩以上耕地抛荒。
(五)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流转面积100亩以上且双季稻种植比例高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助;大力发展“211”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评选一批优秀种粮示范户,对从事粮食生产、双季稻种植比例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推荐参评省、市级示范农场、示范社、龙头企业。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粮食生产”模式,实行“承包户不种大户种,大户不种村集体种”,进一步稳定双季稻面积。
(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确保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打造一批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核心示范区,推广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力争绿色防控覆盖率52.9%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强度降低2%以上。二是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建设、完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将全年产生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引导生产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加厚地膜,主动履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对不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经营生产主体依法予以处罚。三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加大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开展常态化秸秆禁烧巡查,做到早发现早灭火,加大秸秆焚烧的执法力度,惩罚一起,威慑一片,最终实现零火点。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购插秧机、抛秧机在国补基础上,当年完成作业面积达200亩以上,县级累加补贴30%(租赁服务农机生产企业、经销企业不补贴);对新安装农业北斗监测终端补贴每台补助900元;对2024年新注册成立,拥有旋耕机1台、收割机1台以上,插(抛)秧机4台以上,证照齐全,机具没有挂靠行为,当年完成机插(抛)秧作业面积1000亩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验收合格后,每个补助3万元。巩固提升农机联合社社会化服务能力,对当年完成实际作业面积3万亩以上的农机联合社,验收合格后,每个补助10万元。对农机联合社成员机插(抛)实际作业面积每亩补贴35元(根据北斗数据、育秧面积等进行验收后确定实际作业面积);对非农机联合社成员机插(抛)实际作业面积每亩补贴15元(根据北斗数据、育秧面积等进行验收后确定实际作业面积)。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重要指示,压实村主责。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吴进同志任组长,由镇长张鹏飞、党委委员刘平辉任副组长,财政所、农综中心、纪检办、党政办、自然资源所、执法大队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及各村总支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何泽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粮食生产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全镇各村要通过印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村村响广播、新媒体报道等形式,开展党员干部“下田行动”,广泛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支持双季稻生产、耕地抛荒取消涉农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三)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联村负责干部与村党总支书记为本村粮食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联村包片干部与分管农业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负责牵头抓好辖区内粮食生产工作,实行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到丘块的全覆盖网格化工作责任制,将计划任务精准落实到村组、农户、丘块。
(四)落实资金保障。镇政府统筹粮食生产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的方式,对抓粮食生产工作突出,面积、产量和耕地抛荒治理任务完成好的村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好的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村级备用秧15亩,由镇财政按1000元/亩现场核实后奖补。对双季稻覆盖率达年初计划100%的村,镇政府按10元/亩补助到村;对双季稻覆盖率达年初计划85%(含)以上的村,镇政府按8元/亩补助到村;对双季稻覆盖率在年初计划85%以下的村,不予补助。镇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设立粮食生产工作绩效奖,对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村给予奖励。
五、严格考核督导
突出早稻扩面、双季稻比例、优质稻集中连片、抛荒整治和非粮化占比、肥药减量和绿色生产等重点指标。在早晩稻生产关键时期,镇督查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落实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各村粮食生产工作进行通报。因工作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双季稻种植面积上落实不力的,严格按考核办法追责。
岳阳县黄沙街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