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8-11-2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助力稳增长 > 预期引导 > 新闻发布会

气象局就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5月上旬天气展望等答问

来源:岳阳县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5-05-04 00:00 浏览次数:1

    时间: 2015-04-30 14时30分

    主题: 中国气象局2015-5-新闻发布会

    【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余勇】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5-5-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 王志华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 张钛仁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王维国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 周兵

    今天新闻发布会主要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4-份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的回顾;第二,“五一”小长假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第三,西藏震区气象服务情况;第四,全国汛期天气情况准备的情况。下面我们请王志华副司长介绍有关的况。

    【王志华】大家好,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2015-4-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5-上旬天气展望。

    4-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和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同期,4-1-29,全国平均降水量41.7毫米,接近常-同期(43.1毫米 ),降水北方多、华南少。江南南部、华南、贵州中东部降水偏少5~8成,局部地区偏少1倍以上。4-1-29,全国降水量-内变化显著。上旬,北方大部降水偏多,长江中下游出现连阴雨,华南降水偏少;中旬,北方多雨区减少,而少雨区增多,华南降水持续偏少;下旬,除海南、西南南部、西藏南部降水偏多以外,全国其余大部降水明显偏少。

    (二)全国平均气温略偏高,4-1-29,全国平均气温11.4℃,较常-同期(10.9℃)偏高0.5℃。4-1-29,全国平均气温-内变化显著。上旬,气温南高北低,内蒙古、东北、华北至长江中游等地气温偏低,受冷空气影响,多地发生极端降温事件,华南、西南气温偏高;下旬与上旬相反,江南南部至华南、西南、西藏南部气温偏低,北方大部气温偏高。

    (三)国内区域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4-上旬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较强降水过程。4-以来,尤其是4-1-10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强降水,其中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达100~200毫米,湖南临湘(330.7毫米)、岳阳(288.6毫米),湖北金沙(290.2毫米)、通山(267.1毫米),江西庐山(256.8毫米)、九江(236.0毫米)等地超过2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数普遍在6~8天,局部地区超过8天,较常-同期偏多2~4天。4-上旬,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倒春寒"。受强冷空气影响,江淮东部、江汉及江南等地出现大幅降温,最大过程降温普遍在14~20℃,局部地区达2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9℃以下,湖北、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等地在6℃以下,特别是4-6-9,江淮、江汉北部和浙江北部平均气温降至6~8℃,江汉南部和江南大部降至8~10℃,出现较大范围的倒春寒天气。

    冬麦区气象干旱缓解。3-份,河北、山西等地降水偏少明显,气温偏高,气象干旱迅速发展。3-31至4-2,冬麦区普降透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中南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四川东部、重庆北部等地普遍出现中到大雨,累计雨量有20~50毫米,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60~120毫米,局地130~193毫米。此次降雨对缓解冬麦区气象干旱,改善土壤墒情极为有利。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4-以来,广西大部、广东西南部降水量不足50毫米,华南大部较常-同期普遍偏少5~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气温较常-同期偏高1~2℃,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根据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至4-30,广西大部、广东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

    北方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2015-1-4-我国北方出现了8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10.3次)偏少。北京1-4-出现了3次沙尘天气过程。4-,北方地区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14-16、27-30), 比2000至2014-同期偏少3次,也少于2014-同期(3次)。北京出现了2次沙尘天气过程。

    四川、江西、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遭受风雹灾害。-内,我国江西、四川、重庆、浙江、云南、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湖南、河南、河北、贵州、广西、广东、甘肃、安徽、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区、市)出现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四川、江西、江苏等省部分地区损失较重。4-28,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出现雷暴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安徽东北部最大风力达到9级;江苏南京六合最大冰雹直径达50毫米,常州金坛1小时降雨量达96毫米。

    2015-4-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和龙卷风,共造成至少166人死亡。其中,暴雨洪涝的事件最多,共造成至少157人死亡;龙卷风造成至少9人死亡。暴雨洪涝。4-4,孟加拉国西北部遭受暴雨袭击,共造成3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4-6,海地南部遭受暴雨洪水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数以千计的人无家可归。4-20-23,澳大利亚东部遭受狂风暴雨和洪水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4-21-23,印度北部遭暴雨袭击,造成至少55人死亡。4-27,巴西东北部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12人死亡,6人失踪。4-28,阿富汗北部因暴雨遭山体滑坡袭击,造成至少50人死亡。

    4-,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严重干旱。

    4-9-13,美国多州遭受龙卷风、雷暴、冰雹袭击,造成至少5人死亡。4-20,巴西南部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2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近万名民众流离失所。4-25,美国海岸遭风暴袭击,导致2人死亡,5人失踪。

    4-气象条件我国农业条件影响分析:

    东北地区上半-低温多雨雪,下半-气温回升利于旱地春耕春播和一季稻播种育秧。东北大部4-1-13多低温雨雪天气,气温较常-同期偏低1~4℃,降水偏多1~2倍,部分地区土壤出现反复冻融,对一季稻育秧及旱田整地有不利影响;4-14以来气温转为偏高,土壤化冻快,利于大田备耕整地和旱地作物播种。但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土壤缺墒,黑龙江东北部和吉林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土壤过湿,对春播略有影响。北方冬麦区墒情良好,大部时段光温适宜,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北方冬麦区大部-内降水充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受冷空气影响,5~14出现两次较明显降温天气过程,但麦区大部最低气温未达到冬小麦冻害指标,且良好的墒情对提高近地层温度有利,降温对冬小麦影响不大。14后农区大部光温适宜,土壤墒情良好,利于冬小麦拔节、孕穗抽穗以及春播作物播种出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条件前期差后期好,上旬连阴雨、倒春寒和强降水天气影响农业生产。华南大部光温适宜,利于早稻及旱地作物生长,但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影响早稻移栽。华南大部多晴好天气,气温接近常-同期或偏高1~2℃,照偏多,对早稻移栽返青和分蘖及春玉米等旱地作物苗期生长有利。但华南大部降水量偏少5成以上,导致广西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出现旱情,蓄水较差地区早稻移栽用水不足,影响移栽进度。西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夏收作物产量形成和春播作物生长。西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1~2℃,照接近常-或偏多,降水量普遍有25~75毫米,农区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产量形成、适时收获和一季稻、春玉米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五一劳动节期间天气趋势预报。

    "五一"期间(5-1至3)天气:我国中东部地区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其中,江汉南部、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等地有大雨,湖南东北部、湖北东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局地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要关注对交通、旅游的影响。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有浮尘或扬沙;西藏震区以多云天气为主,部分时段有弱的阵性降雪(雨)。

    具体预报如下:1,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北部、黄淮、江淮、华南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江汉、江淮西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广西北部局部有暴雨。2,青海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阵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贵州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江苏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3,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北部、江南、华南、四川及贵州等地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

    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同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前期增强,5-1至2和3至5将先后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国,江淮及其以北地区将出现4~8℃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北方地区气温将由前期显著偏高状态转为接近常-同期。

    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多降雨:未来10天,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增多,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北部,累计降雨量有80~120毫米、局地200毫米以上,比常-同期偏多3-7成;华南南部降雨量有40~70毫米,较常-同期仍偏少。沙尘天气的情况为5-2至3和7前后,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西藏震区天气

    未来10天,西藏震区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弱的阵性雨雪天气。

    5-气象服务提示

    5-,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各地须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防御进入汛期后各种灾害对农业、交通、旅游、健康及群众生活的影响。江南、华南、西南等地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5-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加之西南雨季开始,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以及局地暴雨洪涝及其可能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农田、城市的渍涝灾害。东部沿海需防范台风活动。

    5-,东南沿海开始进入台风活动期,相关部门应关注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御准备工作。做好重点地区森林防火工作。

    5-,东北、西南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各有关单位需加强防范,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新疆甘肃等地需防范沙尘天气。

    5-,仍将有冷空气出现,新疆、甘肃等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沙尘天气做好防范。

    5-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春播区要抓住有利墒情趁墒适时加快旱田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墒情偏差地区可采取地膜覆盖、坐水种和膜下滴灌等措施播种;东北一季稻区要加强秧田管理,确保苗齐、苗壮。北方冬麦区要加强麦田后期水肥管理。冬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各地应加强水肥管理,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干旱防御工作。

    南方农区要做好夏收和春播作物田间管理工作。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清沟理墒,排湿降渍,促进冬小麦、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春播作物苗期生长;并抢晴收获成熟的冬小麦、油菜。广西西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要做好蓄节水抗旱工作,确保早稻正常孕穗和一季稻、烤烟顺利移栽。各地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以及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工作。

    下面我来通报一下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提前进行部署,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和部署情况。3-23,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主持召开了2015-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春季农业生产、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和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工作。4-8,召开2014-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动员。4-13,中国气象局召开2015-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批示精神,听取各单位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汇报,对国家级单位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再检查、再动员、再部署。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开展汛期检查,4-20,印发《关于开展2015-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从组织管理、综合观测业务、信息系统和资料应用、天气预报业务、气候业务、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处置、气象宣传科普等9方面开展自查。同时,中国气象局由局领导带队先后赴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省(区、市)气象局检查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工作,确保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各地气象部门以提高气象知识普及性、增强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目的,利用多种资源和渠道,深入开展了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工矿、进农村、进工地活动。着力打造气象科普优质品牌,与科技、教育、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公共传媒联合,建立气象科普宣传长效机制。

    【余勇】谢谢王志华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记者朋友们提问的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在提问前告知自己所在的单位和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新华社记者】您好,我是新华社的记者,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周兵老师,4-份原本应该是华南的前汛期,今-的前汛期落空了,并且刚才王志华副司长介绍还出现了气象干旱的情况,想问一下这种气候的变化是不是跟今-厄尔尼诺有关系。

    【周兵】感谢你的提问,今-我们确实关注到了这个情况,进入4-份,尤其是从近30-平均来看,华南地区通常在4-6左右进入前汛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前汛期还没有到来,已经推迟了将近三个多星期,华南前汛期迟迟不来,降水明显偏少,刚才王志华副司长已经讲到了,部分地区偏少5成到8成,气象干旱显现出来。使得华南的前汛期迟到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刚才你谈到的厄尔尼诺现象,这个现象发生在中东太平洋,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到在这个季节印度洋附近有是偏暖的温度,有两个类似于气流的东西在运转,造成了中南半岛在南海一带出现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高压系统,就是说晴好天气系统,这个系统长期的存在导致了华南水汽输送通道的改变,没有大量的水汽配合,所以说厄尔尼诺是导致华南前汛期降水明显偏少重要的原因,当然它的作用还是要通过大气环流的异常来实现的,所以说大气环流综合的配置导致了华南前汛期降水迟到以及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偏少。历史上实际上还有另外几-,像1963-,1977-,1991-和2011-,华南前汛期到来的期在5-1号以后,所以说目前看来,今-不一定是最晚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接着刚才那个厄尔尼诺的现象我想问一下,对于厄尔尼诺现象今后的发展,中国气象局有怎样的一个研判?

    【周兵】各位媒体朋友们对厄尔尼诺还是有比较多的了解,实际上从去-3-份开始,国内外都对厄尔尼诺的发生及其未来走向都有一个预测,国家气象中心同样也开展了厄尔尼诺的监测预测以及有关影响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我简单的给大家再来讲一讲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一般来讲主要发生在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个暖海温事件,各个国家的海温资料都是共享的,我们在进行监测的同时也在进行一些预测,国家气象中心在2014-5-份就第一个监测到5-份的海温有明显的升高,达到了0.5摄氏度以上,一直持续到10-份,达到了我们对厄尔尼诺评估的指标,香港在11-份也表明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2014-10-份的时候,本东京气象中心也对外宣布厄尔尼诺在夏季开始形成,美国也正式对外宣布厄尔尼诺事件是由去-10-份开始,新的厄尔尼诺已经形成了,但是我们也同时关注到还有一些国家没有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形成,像澳大利亚目前他们尽管调高了厄尔尼诺出现的概率,但是他们实质上还没有正式宣布,所以说厄尔尼诺这个问题从监测上来讲也是非常复杂,各国有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海温资料。

    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厄尔尼诺,其实在预测尺度上厄尔尼诺是一个重要的因子,就是说气候预测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每次厄尔尼诺的发生都会影响到全球区域的气候异常,尽管每一次厄尔尼诺的形态和长度以及寿命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共同特点就是可以影响到热带地区和热带外地区的一些关键区域的一个气候影响,所以说我们包括我们媒体朋友都对厄尔尼诺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那目前厄尔尼诺又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讲进入春季以后主要是一个暖水波动的问题,西太平洋暖水如何能够不断的向东输送,输送到中东太平洋的话,那这个厄尔尼诺事件会继续维持,我们注意到4-份我们的监测指数又明显的比3-份有一个增长,所以说目前厄尔尼诺处在正常的阶段,那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以后会对全球的气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发生厄尔尼诺以后往往在全球多数的地方,像玉米、部分地区的小麦、水稻的产量会有所下降,所以说这也是我们关注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未来走势,厄尔尼诺在夏季还是要维持或者是增长。

    【北京青-报记者】您好,我是北京青-报的记者,请问明天是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正式实行的第一天,办法中有一条气象预报发布要由国家统一来进行,大家有些疑问想请专家做一下解释,目前现有的一些天气APP软件,对于他们发布天气预报信息是不是不可以了,再就是个人在微博或者是论坛上自行预报天气,比如说今天要下雨或今天要刮风这样是不是也不可以了,另外能不能帮我们来总结一下到底民间的渠道是否不可以再发布了?官方渠道获取天气预报的方式能有多少?特别是新媒体这方面,谢谢。

    【张钛仁】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关心《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的有关情况。首先,我想给媒体和记者做一个说明,5-1实施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6号令)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合作的精神,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的时效,使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国气象局对2003-出台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6号令)进行了修订。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有关规定的完善和细化。26号令的宗旨是强调统一发布,鼓励传播,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预报传播,为社会防灾减灾和公众生活提供更加准确、更及时的气象预报产品。

    第二,要说明一下发布与传播这两个概念。所谓统一发布就是落实《气象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强调气象预报的专业性特点,气象预报的制作和发布必须由专业部门来提供,在我国就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所谓鼓励传播就是鼓励各类媒体和单位传播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传播机构只要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更改气象预报的结论,确保预报的准确和及时更新,国家都是鼓励和支持的。

    这也是这次修订办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来6号令注重对传统媒体做了规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媒体的发展,26号令对新媒体也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气象预报的传播要求是统一的,确保气象预报准确及时传播。对于个人基于兴趣爱好所作的气象预报信息,通过各类媒体的各种方式,在朋友之间、气象兴趣者论坛、讨论组、QQ群中进行讨论、分享的行为是不受26号令规范的。

    第三,刚才提到,气象部门的官方发布渠道,气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方式和各类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下同)建立快捷方便的气象预报获取平台和相应的协作机制等,方便各类媒体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同时真诚欢迎各类媒体到各级气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获取和传播最新的、权威的各类气象预报信息。

    第四,刚才提到如何改进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和提高预报准确率的问题,这是气象部门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责任和义务,将全力以赴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不断拓宽气象预报发布的渠道。同时我们也接受各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和媒体做好服务。谢谢大家。

    【王志华】我做一些补充,刚才提到的这个气象预报,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让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气象公共服务产品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但只靠气象部门去推动,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我们26号令很大的亮点就是鼓励社会参与气象预报的传播。

    在这个办法里面很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就是发布和传播这两个名词,发布更多讲的是气象预报的制作,刚才张司长讲到我们要统一发布,实际上就是统一天气预报的制作。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近-来在防灾减灾实践中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老百姓收到相互矛盾的气象预报,一个预报说北京明天下雨,另一个预报说不下雨,让老百姓无法判断?尤其是,26号令中所指的气象预报,是包含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众所周知,我国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启动,是与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如果发生预警多头发布、预警不一致或者预警信息不及时更新的情况,会使社会公众无所适从,极易导致社会的混乱,并对防灾减灾秩序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进一步的规范气象预报(含预警)的发布。

    另外一个就是传播的概念,就刚才北青报记者提到传播,实际上这些APP服务商是在从事气象预报的传播,应该说他们只能是传播渠道不是发布渠道。因为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获取各级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对此进行一些包装加工后提供给老百姓。对这种行为,26号令一方面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传播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对其传播的行为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必须要及时的、准确的传播。现在我们气象台站预报的更新的频次越来越多,在传播气象预报时,必须要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并及时更新。这样老百姓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预报,这是我们在26号令中强调的。所以制定这个管理办法不是限制社会上气象信息服务类APP的发展,而是鼓励它们发展,是这样的一个概念,我想稍微做一些解释。

    我们现在官方的发布渠道是像中央气象台、以及各地的省、地、县气象台,这个是我们主要的发布渠道。传播这一块除了社会传播的渠道,我们气象部门也有一些传播的媒体,包括我们的中国天气通气象网还有、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以及中国天气通,还有我们央视上面的天气预报节目,应该都是中国气象局这样的官方渠道。

    【余勇】谁要提问题?没有咱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谢谢大家,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利用这机会祝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