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企阔步走天涯
来源:岳阳县政府网   2017-05-15
浏览量:1 | | | |

湖南报记者唐爱平周-桂

敢于“走出去”的湖南人,很早就活跃在“一带一路”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出口商品,长沙铜官窑瓷器、益阳安化黑茶都曾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与路上丝绸之路,到达亚非欧地区。

今湖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湘企积极投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正续写丝路传奇。

湘企足迹

遍布全球87个国家与地区

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一路向东,40分钟左右就到达中白工业园。这个占地91.5平方公里、相当于1/3个明斯克的园区,就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合作园区;2015-5-,中联重科成为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

当地时间4-15,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奠基仪式上殷殷叮嘱:希望中联重科项目成为中白工业园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落子白俄罗斯,是中联重科在“一带一路”的新足迹。从英国的保路捷到意大利CIFA,从德国的M-TEC到荷兰Raxtar;从出口产品到投资建厂再到建立研发基地,中联重科在“一带一路”上持续前行,实现了“花开全球,跳级发展”。

像中联重科一样,越来越多的湘企精准对接“一带一路”,不断拓展新兴市场。

“对接‘一带一路’,湖南有良好的基础与独特的优势。”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心球介绍,目前,我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矿产资源开发、路桥房建、能源开发、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海外湘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农业合作的意愿和需求十分迫切,我省优势产业与之十分契合,这为我省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湘企,加速了“走出去”的步伐。作为较早出海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基本完成“一带一路”产业布局,在土耳其、俄罗斯、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等都设有工厂或研发基地。今-4-28,三一印度生产的第4000台设备在普纳产业园下线。今-一季度“三一印度”销售额同比增长90%。

据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16-底,经商务部门核准(备案)的湖南省境外企业共1348家,足迹遍布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92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一,全国第十。今-一季度,全省新增境外企业14家,合同投资总额1.6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2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3.08亿美元。

“出海”路径各显神通

在“走出去”的路途中,“海外湘军”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海外工程承包,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援外合作,都可圈可点,探索出具有湖南特色的“出海”路径。

法兰克福当地时间4-28下午5时,楚天科技并购德国ROMACO集团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楚天科技联手控股股东及私募股权基金,总计斥资1.5亿欧元(约11亿元人民币)并购具有百-历史的欧洲制药装备企业ROMACO集团。这一收购是迄今为止全球制药装备领域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湘企的海外并购频出大手笔。早在2001-,中联重科就首开行业先例,并购英国保路捷,这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首次并购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随后,中联重科收购CIFA,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让湖南工程机械在全球的地位直线上升。前不久,山河智能收购北美最大的支线飞机租赁和维修公司——加拿大AVMAX,加快在航空产业领域的发展步伐。中车株机、时代电气和时代新材等中车旗下子公司,先后通过跨国并购、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等模式,推动形成了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

海外工程承包,让“建筑湘军”声名远扬。今-4-初,印尼雅万143公里高铁项目EPC总包合同正式签署,该项目将由水电八局牵头组建项目部进行实施,项目总金额约47亿美元,其中水电八局负责的部分约7亿美元。目前,全省已有92家企业获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质,-均营业额近30亿美元;湖南交水建集团、中建五局、湖南建工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捷报频传,带动我省大批机电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海外绿地投资,国际产能合作成为重点。湘企通过设立贸易公司和建境外加工厂,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产品出口,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设立南方节能玻璃(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建设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307.12万美元与PTBUKAKATEKNIKUTAMATBK合资,在印尼投资设立布卡卡金杯电缆有限公司,带动我省产品设备出口。

援外合作,促成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杂交水稻是我省农业“走出去”的金字招牌,通过援外培训牵线搭桥,隆平高科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也以30%至50%的速度递增,并探索出“农业+商务”的新型援外技术合作模式。

风正帆悬,走得更远

眼下,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市,“埃塞-湖南工业园”正在紧张筹建当中,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由省级政府推动、在非洲建设的境外工业制造合作园区,总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园区内拟安排汽车及零部件、能源电力、工程机械、通用设备、轻工纺织等五大产业板块,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产业和企业进入非洲的支点,三一重工、北汽福田、衡阳特变电工、长高集团等将成为首批入园企业。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未来将有更多湘企在广袤的国际舞台“开疆拓土”。根据省商务厅拟定的“湘企出海”行动方案,到2020-,力争全省对外投资中方合同额、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较2015-实现翻番,外派出国务工的贫困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培育30家以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龙头企业,创建8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

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正推动我省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阿治曼中国城的建设,实现了我省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零的突破,湖南尔康(柬埔寨)生物医药产业园、泰国湖南工业园、北欧湖南农业开发园区等一批在建园区正在招商运营。根据规划,到2020-,将建设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15家,其中3家纳入国家级园区。

“走出去”服务网络不断健全。驻外商务代表处、湖南省境外商会、商务部驻外经商处、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构建出细密的“走出去”服务网络,我省依托境外商协会、“走出去”龙头企业、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境外商务代表处12个。

抱团出海让企业走得远。目前,众多中小企业在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抱团投资兴业,邵商抱团成果尤其明显。在老挝,60%的手机生意、50%以上的服装和箱包市场份额都是邵东人的天下。我省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也自发组织成立电力产业联盟,共同开拓海外电力市场。由上下游企业联合抱团实施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水电站已正式动工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与“一带一路”的对话中,湘企不断探索新的经验,在磨砺中前行,在前行中成长,助推湖南加速开放崛起。